齐白石 螳螂(局部)2
齐白石曾问他的高徒娄师白:“你数过螳螂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仔细看过螳螂臂上的大刺吗?螳螂捕食,全靠两臂上的刺来钳住小虫,但是你这大刺画的不是地方,它不但不能捕虫,相反还会刺伤自己的小臂。”
齐白石是画草虫的大师,看了他的草虫画的人,都知道他画的好。可是谁又知道白石老人为画草虫付出的心血呢?
近现代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黎锦熙在《齐白石年谱》1902年记述说:
辛丑(1901)以前,白石的画以工笔为主,草虫早就传神。因为他家一直养草虫——纺织娘、蚱蜢、蝗虫之类,还有其他生物,他时常注视其特点,做直接写生的练习,历时既久,自然传神。
齐白石 蜻蜓(局部)
这可以从齐白石自己的回忆中得到印证,《白石老人自述》中说:
那时(1931年)令弟仲葛、仲麦,还不到二十岁。暑假放假,常常陪伴着我,活泼可爱。我看他们扑蝴蝶、捉蜻蜓,扑捉到了,都给我作了绘画的标本。清晨和傍晚,又同他们观察草丛中虫豸跳跃,池塘里鱼虾游动,种种姿态,也都成我笔下资料。
齐白石 蜘蛛(局部)
齐白石在1921年4月26日的一幅《蜘蛛》画上题到:“如儿于象坊桥畔获此蜘蛛,余以丝线系其腰,以针穿线刺于案上,画之。三百石印富翁记。”
齐白石 蝗虫(局部)
齐白石还在题《蝗虫》作品中写道:“翅长三之二,头至翅一之一,膝与翅齐,此虫翅少短一分,画时留意。”
齐白石 天牛豆角
题识:历来画家所谓画人莫画手,余谓画虫之脚亦不易为,非捉虫写生,不能有如此之工。白石。
齐白石 秋叶孤蝗 1922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余自少至老不喜画工致,以为匠家作,非大叶粗枝、糊(胡)涂乱抹不足快意。学画五十年,惟四十岁时戏捉活虫写照,共得七虫,年将六十,宝辰先生见之,欲余临,只可供知者一骂。弟璜记。
齐白石 葡萄飞蝗 1920年作 中国美术馆藏
题识:此虫须对物写生,不仅形似,无论名家画匠不得大骂。熙二先生笑存,庚申三月十二日。弟齐璜白石老人并记。
看了上面两幅作品的题识,感觉白石老人很谦虚吧?呵呵,不过老头也很自负,齐白石晚年自诩:“莲花峰下写虫鱼,小技当年气亦雄。
博观约取 出入魏晋——张德林的书法之路(组图)
年轻艺术家不应担心巷子深
顶尖书法家得意之作从何处来
画意摄影展杭州举行:照片跟水墨画几乎无异(图)
有鸟无尽意 有花无尽妍——戴洵花鸟画(组图)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
杨川庆:面向五四诗风,回归新诗传统
朱德群:现代主义艺术的离去和归来
许江:写作是未竟之事(图)
于永茂:有灵魂才有山水真意(组图)
贾雨的中国式抒情——贾雨原生态绘画作品赏析
中国书法口决(图)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创新之难:教育之弊
尤洋:当代艺术的现实意义
禅境,穿越书写的极限——张德林的书法艺术(组图)
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钟涵谈油画问题:我们怎么看、学和用写实
诗情荷意 两栖情缘——野荷王老庄其人其画(组图)
艺术素养应重于测评分数
刘开渠:对雕塑创作的几点意见
迷离的状态:读赵俊忠的绘画
尚扬自述:学习山水画的母本已面目全非,何以入门?(图)
王宏伟:“当代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底线何在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组图)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组图)
深圳画院院长忆朱德群:是个厚重少文的人(图)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
贾宽:信仰者的趣味变迁(组图)
杨超:用美术馆给传统文化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