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柱与月亮》1932-1942年 图片来源:泰特美术馆
外出散步时,一派光秃秃的冬日光景,走着走着,你感觉那一长列的树木正向你走近,你一停下来,它们好像也跟着停下来。在它们的前面,是一个顶着灰白色小球的石柱,这场景就好像陆军元帅指挥着他的军队一样。小球和空中悬挂的月亮遥相呼应,透露出一种英式田园的几何之美。
《石柱与月亮》(Pillar and Moon)是保罗·纳什(Paul Nash)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承载了画家对于心境、神秘感以及奇异排列的天赋。垂直的树木、低悬的月亮、贵族公园的建筑遗迹,画面中的每一种元素都如此熟悉,但却赋予了非凡而梦幻的色彩。小球和月亮的位置可能富有深意,也可能毫无意义,但都引人遐想。整幅画营造了一种朦胧、压抑的氛围。
1946年,纳什因慢性哮喘导致心力衰竭,在伯恩茅斯郊区去世,时年57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曾多次死里逃生。他也曾几度失去意识,但他笔下淡淡的、梦幻般的风景画却紧守着那像是要熄灭的残光。在纳什的艺术作品里,风景是一切发生的地方,户外是他的内在舞台。

《樱桃园》1917年 图片来源:泰特美术馆
这次展览是近二三十年来最大的保罗·纳什个展。 《樱桃园》(The Cherry Orchard),放置在这个巨大的展览入口处,一开始就定好了整场展览的基调。成排的树干投射出倾斜的影子,又被铁丝网所划分,光秃秃的枝干与天相接,纵横交错。像是莎翁笔下一派荒凉的景致,但这幅水彩画却创作于枝繁叶茂的七月,纳什在1917年暂时从战争中归来。虽然置身生活,他却从中看到了骨骸和幽灵,他作的画也便远离生活。
树木在黑夜中秘密行进。它们挤在一起,看着破晓的地平线。它们的枝干有的被砍倒在伊普尔的黑泥里,大得好比威尔特郡的古石,有的直直地伸出来,断了几截,残缺不全。它们是躯干,有时是尸体,但从来不是活人。
在斯莱德艺术学校就读时——本·尼科尔森(Ben Nicholson)、温德汉姆·刘易斯(Wyndham Lewis)、斯坦利·斯宾塞(Stanley Spencer)也在这所学校就读过——人物画不是纳什的强项。人物确实会出现在他的艺术作品里,但总是以幽灵、替代的形式出现,让人猝不及防。他笔下的大自然更是震撼人心,比如《海上金字塔》(The Pyramids in the Sea)两棵静立的小树。

《海上金字塔》1912年 图片来源:泰特美术馆
这是一幅奇特的景象:夜间海水翻涌,沙丘作浪,两座金字塔矗立其间。纳什创作这幅画时年仅23岁。它涵盖了未来,就像一个内核,夹杂着陆地和海洋,是超现实主义的先兆。还有纳什夜景中的月亮、以及画面中起伏的钟形波浪都贯穿其他作品。
他的杰作《我们在创造新世界》(We Are Making a New World)(1918年)就诠释了这些特点。刺眼的太阳光像探照灯一样,高高悬在起伏可怕的战壕之上。积云膨胀上升,与击落飞机的深色羽翼形成匹配的编队。

《我们在创造新世界》1918年 图片来源: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泰特美术馆
纳什常被视为英国最重要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但他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和静物画一样,都是平凡之作。只可惜泰特美术馆给了它们太多空间,因为策展人是想按时间顺序来展现现代主义的历史。纳什的生活几乎未曾提及,好像他没有生活经历似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展厅专门陈列纳什曾参加的“一号组”艺术家社团(Unit One Group)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如:赫普沃思(Hepworth)、摩尔(Moore)、爱德华·伯拉(Edward Burra)、沃兹沃思(Wadsworth)等。
的确,纳什的画作有时呈现出特定时代的风格。白垩面、略带讽刺的燃气悲鸣,是20世纪20年代伦敦绘画的典型特征。某一时期,他也曾画过滚动的通道以及一些带有形而上学画派风格的物体,显然是受到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的影响。但很快,纳什又重拾原来的画风,描绘道斯发生的奇异事件、肯特郡迪姆彻奇令人惊叹的海岸线。在一次精神崩溃后,他在肯特郡租了一间小木屋。

《海滨》(The Shore)1923年 图片来源:利兹艺术画廊
寒流涌动,像机身残骸,又像坚实的冰面,延伸至黯淡月光下的黑暗深处。战后防御建筑俯身而下,就像一架巨大的飞机坠落海滩。这幅《海滨》(The Shore)创作于1923年。后来在二战中,纳什也画过很多机身残骸,有的裸露在地,有的悬于电线之上,还有的从谷堆中露出冰山一角。看到这些,和看到下面这幅画一样,都会令人大吃一惊,像是恰好碰到一具恐龙的尸骨。

《死海》1940-1941年 图片来源:泰特美术馆
纳什所画的一切都有一种奇特永恒的气息。他的代表作《死海》(Dead Sea)中的机身残骸要不是有一些标记,几乎可以把它们看成是破旧的船只;要不是有孤立的车轮,又可把它们看作冻结的波涛,这样一来,整幅画就像斯科特远征南极洲上的冰川,但它们在新月的衬托下看起来年代更久远些。这幅画创作于1940-1941年,但也可能是置于核冬天的背景之下。
纳什既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作家。他留下了许多针对自身作品的尖锐评论。“有些地方”,他写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魅力。”这就是他画作所要表达的东西。在安静的工作室,他把自己看到的旅途风景化为笔下全新神秘的景象,它们是如此接近现实,太阳、月亮、冬土、树木,都承载了一种他所提及的魅力,但经由氛围、排列和元素的莫名转换,他笔下的世界却变得更加让人陌生。
2014湖南美术联考湖南工业大学考点报名须知
2015湖南服饰艺术与表演类统考考试地点及时间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2016年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4湖南艺术类省统考合格分数线公布时间
2014湖南高考艺术类招生政策规定发布
黑龙江大学2016年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宝鸡文理学院2013湖南艺术类合格分数线
2015湖南美术联考统考时间考点安排
2014湖南美术联考省统考合格分数线公布
2015湖南服装类统考考点及时间安排
2015湖南美术统考联考地点及时间安排
2014湖南美术联考合格分数线合格名单19日前公布
2016年福州大学美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3郑州大学湖南省音乐学合格名单
关于印发吉林省2014年普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规定通知
2013郑州大学湖南省音乐表演合格名单
2015湖南美术统考专业考试大纲(素描色彩速写)
2016湖南高考加分政策取消艺术特长生高考加分
2014湖南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资格考生名单
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招生信息网
2016年中南大学美术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6年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6年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4湖南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类统考成绩1分段统计表(文科)
2014湖南美术类省统考合格资格考生名单
2014湖南艺考招生三大变化 美术统考时间12月21日
2015湖南艺术省统考政策变化解读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类校考考哪些内容?
长江大学2013年湖南省艺术类专业合格线
2014湖南美术联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