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展讯 > 人生朝露,艺术千秋--吴湖帆文献展全面勾勒大师人生

人生朝露,艺术千秋--吴湖帆文献展全面勾勒大师人生

查字典美术网 2017-08-21

人生朝露,艺术千秋--吴湖帆文献展全面勾勒大师人生1

人生朝露,艺术千秋--吴湖帆文献展全面勾勒大师人生2

云表奇峰 丙子(1936)

人生朝露,艺术千秋--吴湖帆文献展全面勾勒大师人生3

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8月25日,“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将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

近两年来,“吴湖帆”名字频频在各大书画拍卖市场上创下千万佳绩,吴湖帆的特殊性更在于他鉴定保护了大量珍贵书画,是今天博物馆收藏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前期绚丽的辽阔与后期寂寥的孤寞,造就了他并不平坦的人生。“这个展览深度揭示了吴湖帆在中国近现代激烈而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特殊年代里,在中国画发生裂变转型、遭遇空前文化价值危机时,依然钟情于中国艺术特有的情韵、境界和格调,依然信奉传统经典文化所孕育的强大精神力量。”上海油雕院院长肖谷表示。

熔铸百家,自成一体‍

吴湖帆,南方画坛1930-5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以其雅腴灵秀、清韵缜丽的画风自开面目,是那个时代引领国内绘画风尚的海上画坛的一代盟主。中国美术史研究学者汤哲明表示:“他的‘正统’观念,乃出于世家子弟对江南艺文传统的归属感。”

作为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吴大澂的文孙,生来天资聪颖,耳濡目染祖父延续并宏扬“吾吴正统”的教诲,从艺术上来说,吴湖帆一辈子所坚持的“江南传统”大抵正是其同好冯超然所提出的“取法文沈,下接四王”,向上,则更可追溯到元四家乃至二米、董巨。“他一生都崇拜董其昌,追慕董其昌的艺术和人生成就。”吴湖帆孙吴元京说。因为收藏丰厚,吴湖帆夫妇会为他们所珍爱的藏品专门起用于存放的室名。根据不完全统计,吴湖帆前后用过二三十个斋名,其中“宝董阁”,沿用的即是其外祖父沈韵初旧时的斋名,以表达对董氏的崇拜。

1925年,为避军阀孙传芳等在江南的混战,吴湖帆由苏州迁居上海。其时,吴昌硕正如日中天,吴湖帆的到来,则开启了由“前吴”吴昌硕领衔的淮扬派独占鳌头,向由“后吴”吴湖帆领衔的江南“吾吴”一系山水画强势崛起的进程。

“他是天生的收藏家,决定了他能书善画。他的收藏趣味决定了他的艺术趣味,随着他的收藏鉴定水平的进步,他的创作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也决定了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跟随某一位老师或者从现代美院里培养起来的画家,湖帆先生的成就更多地来自于其融于血脉的学养。”汤哲明说。

1934年在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开展之前,应故宫邀请,吴湖帆参加了故宫书画鉴定。这次展览规模空前,仅吴湖帆初次审查记录即有一百五十五件。美术界普遍认为,这次活动给吴湖帆的艺术视野打开一扇窗,令湖帆先生对之前不甚了了的北派画宗有了直观和深入的理解。故宫归来,湖帆先生把自己对笔墨的理解扩大到元以前,更广泛的笔墨传统,既包括了南宗文人画的笔墨游戏,更包括了北宗画家画的笔墨造型,跨越了自己的偶像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宗论的鸿沟。1936年,《美术生活》发表了吴湖帆的新作《云表奇峰》:整个画面极尽丘壑之美。在画法上,或用没骨烘染,得淡荡明艳之致;或用解索皴,或披麻皴,或小斧劈皴,得其深穆渊厚之气。可以说,亦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湖帆先生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笔墨风格,而后的《晓云碧嶂》、《海野云冈》、《秋岭横云》等都是标志他画风走向成熟的重要作品。在此次展览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吴湖帆最大一张作品,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太湖风帆》亦将一并面世。

号令东南,知行合一

前辈郑逸梅先生曾说:湖帆之所以成为湖帆,具备了三种条件,一是书画的兼擅;二是鉴别的高超;三是收藏的富赡。除得其祖、外祖和岳父之荫,积得古物收藏近半壁江山,湖帆先生自己亦不断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丰富、精粹化本身的藏品,在吴湖帆致陈子清手札上,谈及刚以低价购藏黄公望《剩山图》的喜悦并有道及对比庞莱臣,寓意自己应为“海上收藏第一人”。丰厚的收藏,造就了湖帆先生老辣的眼力,在收藏鉴定圈,他更有“一只眼”的美称,是睥睨一时的权威。

吴湖帆的鉴定方法,结合目鉴与考证。他曾告诫弟子王季迁,“书画之足证如此,不独以玩赏为雅事云”,把它当作一门重要的学问。从相关作品之比较,画家生卒、名号、斋名、上款人及相关背景人物交游等方面之考证,乃至用印、装潢与形制等细节观察,他都带着问题一一琢磨考证。吴湖帆在1937年4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余拟撰《然犀录》,专以发揭前人著名伪迹为旨,以后人不致盲从为本。虽听见有限,终比不说为妙。深知必有人反对,但尽我良心为标准,决非妄攻人短也”。他认为纠错、讲真话,涉及做人的道德和良心,并多次对品赏中发现的各种错误严加疏正。如吴湖帆所藏王翚《仿李成寒林图》轴原有李成伪款,遂断然将“赝款印挖去,以还真相”。

吴湖帆的收藏思路还体现在他对于藏品会有拼拆、配凑甚至裁剪的举动,若遇原作缺损、破残,吴湖帆必加接笔补足。对于古书画的形制、意义搭配,他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

“在上海图书馆现在所有的数千册古籍善本上,基本每本都有爷爷的批注,有的还有改错或心得体会。有一些古籍通过他重新装帧,还提了书名。我爷爷对1731件自己的收藏作品每一件都有题跋,这个题跋不仅需要鉴定出是谁的画,还要考据这是这位画家什么年纪画的,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这个就是鉴定结论。我还听说我爷爷的好友,上海最大的收藏家钱镜塘先生一生收过13000多件字画,其中一半有我爷爷的题跋。他在前人的作品和我们后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他亦将自己的人生、情感全部凝聚于此。”吴元京说。

坚忍弘毅,国粹主张

世人常爱用 “光风霁月”来形容吴湖帆先生,事实上,今日人们重新来认识这位大师,更应看到其艺术创作之外,面临所处时代的风云跌宕时,内心拔伪存真、坚守传统的强大。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绘画的主流一直视革新为时代的潮流。如何看待传统,是不是要坚守传统,如何坚守,是对画家,特别是中国画画家的巨大考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表示,“吴湖帆先生用自己一生的艺术实践,回答了当下艺术圈所关注的话题:坚持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融合了传统绘画适合于他的优长,又结合现代摄影独创了风格鲜明的艺术,进入1950年代,吴湖帆的画又有所新变,用笔趋于阔大疏简,虽精致不逮以往,然浑厚与丰富度却更胜昔日,向着“人画俱老”的方向转进。在主观上吴湖帆亦积极响应表现现实的号召,所画多以实景为范本,创作出《江山多娇》《浙东小景》《群玉山房校碑图》《谢眺青山李白楼》等一批佳作。1965年吴湖帆创作了轰动一时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他以李郭派的卷云笔法画成一朵真实感、笔墨感俱佳的蘑菇云。“相比曾经红极一时而今却黯然失色的一些主题创作,这件作品并未因特殊的时代性而过时,正说明艺术能否葆有青春,取决于艺术性的高低。”汤哲明表示。

作为从小受正统儒家精神浸淫的世家子弟,湖帆先生一生视传统为根,作为一个传统山水,特别是青绿山水画坚定的守护者,在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风潮时,他并不是固守不变,而是一次次地通过青绿与水墨的融合,南派与北宗风格的借鉴,对现代摄影的学习,以自己的方式解决明清以降,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唯重笔墨(形式)而疏离造型(生活),导致走向逼仄之境的问题。

外表冲和温雅,实则外圆内方。以前亦有人诟病吴湖帆“个人风格”不明显,殊不知,其个人风格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精神的典雅、中正。他将自己丰厚的学养和刚正不阿的人格融入笔下,包含见地的题跋与才思飞扬的诗词亦是其画作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绘画的传统不仅是笔墨程式,还包含心性修养和人伦品德。从吴湖帆身上,我们或可以看到,对艺术家而言,传承传统,首先要回到绘画本身,回到艺术本体。

维护传统或是锐意创新都不是教条地照搬或推翻。在传统文化受到抑制,主流大力强调中西融合的时代,湖帆先生依然能坚持维护传统文化的价值,并能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成就,为传统增加高度。“吴湖帆是美术史中的吴湖帆,对他的研究,不仅是对当代美术史梳理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对‘海派’文化梳理与发展的需要,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肖谷表示。

1968年,病中从医院回到四壁萧然的家中,年过七旬的吴湖帆很快离世了。在这次文献展上,陆一飞手写吴湖帆之死手稿首次披露了吴湖帆死亡的确切时间,或可解开其自杀与否之谜。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由上海油画雕塑院和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将持续展出至9月26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人生朝露,艺术千秋--吴湖帆文献展全面勾勒大师人生"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展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