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来自上海的68名青少年在中华艺术宫举行了迎国庆升旗仪式,并用缤纷的画笔描绘他们眼中的都市发展。当天,作为原世博会中国馆“变身”的中华艺术宫迎来了开馆5周年。5年间,中华艺术宫共接待观众1230万人次,举办展览180余场,开展讲座、导览、影展、演出等公共教育活动760多场,1100余名“文化志愿者”为观众服务近25万小时,开发文化创意产品360余款,微信公众号吸引8.2万余人关注……一座“整洁、诚实、友好、美丽、知性”的艺术博物馆屹立在浦江之滨。“一家美术馆可以温暖一座城市,潜移默化地引导大众的艺术审美。”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总结说,除了挂在墙上的艺术作品,我们还应该用各种方式传播美、传播人类的智慧真情。
以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艺术宫在开馆之初就明确了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为研究定位,以海派绘画和中国当代架上美术为主要方向,开展学术研究,举办成果展览。
5年来,中华艺术宫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策划推出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东方之路——20世纪中国美术的探索”“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成果展”“贺友直捐赠作品陈列展”“俞云阶精品展”等一批学术研究展览并将之纳入常设展览体系。并为贺天健、林风眠、关良、滑田友、谢稚柳、吴冠中、程十发7位将作品完整捐献给国家的艺术名家设立“名家艺术陈列”专馆,长期陈列展出,从而使常设展览数量与展示面积接近全馆的1/3。
此外,中华艺术宫每年还举办数场中外艺术家、艺术机构之间的学术活动,如“俞云阶艺术研讨会”“吕佩尔茨对话会”“文心雕龙——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等,既有对知名艺术家艺术历程的回顾与研究,也有如何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考。同时,积极参与上海市“创世神话”“时代风采”等创作工程,编发年报和馆刊,出版展览画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术研究平台及内容载体。
架起对话世界的文化桥梁
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建党、建军、建国等重要纪念日组织举办的“庆祝建党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铁的新四军’红色记忆·经典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1927—2017)”“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美术作品展”“第八届上海美术大展”等综合性大展,正是中华艺术宫用艺术语言讲好主旋律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懈努力。
与此同时,中华艺术宫还积极与国际重要美术馆合作以进一步融入国际美术馆体系,举办了“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引进了“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蒙卡奇和他的时代’艺术展”等。并与欧洲、非洲等艺术机构合作举办了“上海与巴黎之间——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转折——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美术”“博特罗在中国——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展”,以及“世界艺术巡礼系列展”“拉美大师系列展”等展览。事实证明,中外美术展览的“对话”让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在内容与形式上所具有的互联、互证、互通的特性愈发明显。
除此之外,中华艺术宫于2014年推出了自有展览品牌“同行——美术馆联合展”,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让中外美术作品“同场竞技”,先后以表现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性绘画、人物肖像为主题,举办了“德国绘画大师珂勒惠支作品展”“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绘画大展”“西学·西行——早期吴作人(1927—1949)”“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展”等10余个子展项,很好地凸显了中华文化自信,映射出中国艺术成就的世界意义。
让藏品“动起来”
馆藏艺术精品是一座美术馆的“家底”和“底蕴”。而如何让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让更多人体会到文化精品之美,是中华艺术宫开馆5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5年来,中华艺术宫通过确立收藏定位,营造捐赠氛围,积极与艺术家及其家属联系,先后征集到徐悲鸿、哈定、沃尔蒂、瓜亚萨明等名家珍品750余件。对内重点推行藏品电子化管理,梳理了藏品管理的各项规范制度,完成了包括23项管理标准在内的《中华艺术宫收藏保管制度》。积极参与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如期完成了藏品数据采集、审核、信息上报等藏品普查工作。利用馆内藏品资源优势,在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于2014年牵头建立“1+16”市区美术资源联动机制,“1”是指以中华艺术宫为核心,“16”是指包括各区县、行业以及民营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美术馆,积极整合上海市级美术机构、市美协等资源,逐步形成了市区联动、协同发展的工作格局,让更多藏品与更多观众见面。
截至目前,中华艺术宫已向上海5个区县的6个艺术场馆配送了“简庆福摄影艺术展”“馆藏俄罗斯版画展”“贺友直漫画艺术展”等馆藏精品展览,并同时配送了配套讲座,藏品利用率及社会覆盖面显著提升。
“艺术服务综合体”日渐成型
中华艺术宫亦充分发挥场馆的地理位置优势、地标建筑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以各种体验、演出、讲座、电影、音乐会等教育活动,逐步构建起以展览为核心、融多元艺术教育形式于一身的“艺术服务综合体”。
除定期推出面向社会大众的“上海美术大课堂”艺术普及讲座和“艺文会”“四季品剧”等跨界高端讲座之外,中华艺术宫于2013年以文教结合为理念开辟了常设的艺术教育长廊,集普及教育、互动体验、成果展示于一体,在举办各类儿童特色教育展览的同时,用亲子阅读、动手体验等更具参与性的方式开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课”。
此外,中华艺术宫通过开展“快乐330”进校园工程,用现场授课的方式对课本教育进行延伸,“流动的美术馆”则是把优秀少儿作品送到学校、社区巡展。2016年,结合“创世神话”创作工程,又与上海市教委等联合开展“我心中的创世英雄”儿童绘画教育与作品征集系列活动,举办了17场公开课、亲子体验、专题讲座等活动,征集到320件儿童创作作品,其中163件优秀作品在中华艺术宫艺术教育长廊展出并制作成图录。
与此同时,中华艺术宫还通过长期放映各类艺术电影、定期举办电影主题展映、推出微电影征集、打造公益音乐会“中华艺术宫之约”等艺术衍生活动,将“艺术服务综合体”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客户端,在数字化领域越走越扎实,既在信息推送上做到“快”与“准”,又在网络资源共享上做到“精”与“细”,实现了从“向观众开放”向“为观众服务”的转型。
藏迹——李小可写生之路展
“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关注设计创新与人才培养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将在济南开幕
“伦敦·重庆大轰炸图片展”亮相山城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装饰画》教案
“色彩·无极”庄景辉作品展在京开幕
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筹备启动
第八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聚焦农村新貌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肖像艺术》教案
2019年广东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
新化举办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展
邮票上的九华山胜境
母女头发绣成作品动人心扉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9月将办
2918年江西省录取艺考生24364名
品真格物——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暨天津现代美术馆揭牌仪式在津开幕(组图)
“赏山川之美 品国艺文化”——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精品展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在深圳博物馆展出
竹刻紫砂作品联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展
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在津展出
2018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墨彩万钧——陆沉的水墨艺术展即将开幕
你知道被你忽略的“壶孔”有什么作用吗?
42部作品入围第十三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影像展
“‘重回大陆真好’——柏杨捐赠陈列展”北京开展
2019年重庆美术联考考试大纲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画故事》教案
中国油画双年展唤起对于油画语言的关切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凝固的音乐——建筑》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