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盛铎先生一辈子是教书匠。作为一个大艺术家却从未办过个展,也不希望宣传自己。”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精神对艺术生和普通观众都是很好的激励。
“润物无声——陈盛铎艺术展(巡展)”12日在重庆王琦美术博物馆启幕。这是对陈盛铎艺术生涯、教育贡献的一次全面呈现。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168件,包括陈盛铎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各个阶段的艺术创作,涵盖素描、水彩、油画,内容涉及风景、人物。此外还展出教育和学术资讯,包括教程、文件信函、照片和有关回忆录。
陈盛铎是20世纪初上海留洋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18岁进入上海美专学习,毕业后赴日本深造,1929年学成回国从事美术教学,先后执教于西湖艺专、上海美专、新华艺专等。任同济大学美术教授期间,他自办画室,到出版社辅导素描,培养了一批知名画家,如黎鲁、贺友直、颜梅华、汪观清、张祖英、张迪平等。
陈盛铎几乎教了一辈子素描。他要求学生作画前“观其全貌,一目了然,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作画时“先大胆后细心,先整体后局部,先快后慢,先直线后曲线,先粗后细,全面推进,逐步检查”;无论观察和作画都要“意在笔先,一切要有预见性,落笔不犹豫”。
阮竣说,现代美术教育有些急功近利,重视最后成果,却不讲究过程。在展厅可看到陈老个人的构图稿。他的作品从打稿到成品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笔触和颜色加以区分。这对现代艺术教育非常重要。业内人士认为是非常好的案例,建议美术老师和学生都来看展。如何考素描考试、将来如何创作,陈老都给了很好的答案。
相对于绘画技巧,阮竣认为此次展览的另一方面价值是感知陈盛铎的为人。
“他一辈子默默无闻,作为大艺术家不求名利,几乎没卖过画。”阮竣说,陈老生前从未办过展览。但业内认为其作品精度和艺术价值都很高。美术馆也希望借此次展览向社会公众传递一个理念:艺术作品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不仅有经济价值。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学荣说,陈老以自身经验和智慧走出了一条卓尔不凡的艺术人生路。老先生不仅创作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他们继承传统、融汇中西,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丰富内涵。
天美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书画装裱“三大”技术:传统装裱,机器装裱,手工机裱
享受艺术过目即拥有
再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郑锦的艺术造诣
留在记忆里的纯净——刘成湘儿童画赏析(组图)
雕塑家潘鹤:真善美是我一生的创作动力(组图)
最新研究揭秘:狂人梵高其实不疯也不穷(图)
画家严培明:命运是一种偶然
王端廷:水墨热的冷思考
对待孩子绘画的十大忌
刘洪郡:相对中的笔墨
郭浩满:中国艺术品还处在银铜时代
艺术圈有多少吸毒者
纵横四海 笔到天成——赏朱江书法作品有感
孔祥东:最不希望字画涨价
中国玉雕创作所展现的意境内蕴
文物衍生品如何延伸价值
荷由心生——读韩志冰先生的水墨画
文艺评论要进入时代的场域
高智强:祖坟的文物判给国家是否合理合法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二探
天美学生退学事件:权利的几个面
油画本土化:画中国人的油画
为什么古代画家不爱西部大山
黄宾虹对创作有何追求
土著艺术家不想让西方来规定艺术的好与坏(图)
青年艺术家要提升参展意识
建筑该怎么说话
薛滔访谈:当代艺术在云南
向京翟倞对话:艺术家有点像荒野里的独行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