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点击”绘画,用VR体验皇帝盖章,当故宫遇上“黑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9月26日,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故宫博物院联合腾讯,以“文化·科技 无界体验”为主题,展出了一系列科技与文化跨界融合下的创新互动产品。
观古画:用眼睛当“鼠标”
展览会上,正红色外观的故宫与腾讯联合展区很是热闹。这次主题展一共展出了名画记、养心殿、眼动互动、玩转故宫小程序、文字识别和博物官等八个项目,其中,最吸睛的要数“睛·梦”和“发现·养心殿”,等待参与的观众甚至排起了队。
你能想象有一天,眼睛也可以当“鼠标”吗?
在“睛·梦”体验区域,一位参观者正用眼睛操作着屏幕上的画笔,为褪去颜色的古画《千里江山图》增添色彩。而另一款融入眼动追踪技术的古画游戏前,参观者也在移动眼睛“点击”屏幕,“翻牌子”找到指定的图片,完成三场通关答题。
据腾讯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远红外摄像头来追踪瞳孔位置,再用算法识别人眼移动,实现与屏幕画面的同步。过去,眼动追踪技术多用于用户研究、医学辅助等领域,把它和故宫经典书画藏品结合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尝试。
“放弃了双手,完全用眼睛来看。整个体验过程,也符合最原始的观画方式。”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于壮说。以往只能“远观”欣赏的古画,现在可以用“眼神”来体会。
触文物:用VR学皇帝盖章
除了眼神与文物的交流,现场还有“触摸”文物的机会。
由于养心殿正在修缮,故宫博物院用VR技术把养心殿“搬进”了展览中。观众只要站在特定的区域内戴上VR头盔,就可以走进虚拟的养心殿正殿,甚至能尝试坐在桌案上,批奏折、盖皇帝的宝玺。
原本深藏在养心殿房顶用于镇殿的“符板”,也能“上房顶”仔细看到。于壮透露,在未来,故宫还会尝试多人在同一个VR场景中参观,增加更丰富的互动形式。
而另一款VR触感手套,能让观众“触摸”国宝文物的形状,甚至器物上的一些纹理细节,也能通过手套实时传递的压力得到反馈。
此外,展览现场还有拍照就出现文物介绍的“博物官”,在指尖缩放的《清明上河图》、用歌曲代表的《千里江山图》……国宝在这些“黑科技”的借力下变得可动、可听、可感。
于壮说,“我们展出了很多感官体验的项目,其实想告诉大家,文化体验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一步拓展我们对文化的认知体验方式。”
无障碍设计:文化体验有“温度”
在国宝“动起来”的同时,记者发现,这次展区的项目里还添加了不少“无障碍设计”。
“睛·梦”项目的工作人员说,假如有些人的手部遇到问题时,在双手无法操作鼠标的情况下,用眼球就能完成古画的观赏;一些身体不便活动的患者,可以用眼球的移动来发动指令。
用VR技术触摸文物的方式,也能让一些视障人士,近距离地感受文物的形状。无障碍设计的加入,迎合了“无界”的主题,也让这场文化体验变得更有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玩转故宫”小程序在向人们推荐合适旅游路线的同时,还与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合作,实现了小程序交互的无障碍化,全程语音导览,让视障人士也能畅游故宫。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黄墨樵科长说,“我们希望数字化的展览能够照顾到大家的需求,面向更加广阔的群体,更有人文关怀。”
数字化20年:故宫与腾讯的年轻化新尝试
据了解,从1998年成立故宫资料信息部开始,故宫的数字化道路已经走过20年。如今受到欢迎的VR科技,实际上故宫在2000年时就已经开始尝试。
展厅内,一直播放着易烊千玺演唱的《丹青千里》。7月底,故宫联合QQ音乐,邀请易烊千玺、方文山、张亚东团队基于《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共同创作了这首歌,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古画会唱歌”的线上大赛,为十幅古画创作相关音乐。
借助互联网科技,故宫在尝试与年轻人进行多元化的交流。2016年,故宫和腾讯展开合作,通过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鼓励年轻人发挥创意,用故宫博物院授权的IP制作成表情包、游戏、条漫作品。
去年11月,“故宫博物院-腾讯集团联合创新实验室”宣布成立,这次展览中的“睛·梦”和“玩转故宫”小程序,正是来自联合创新实验室的作品。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认为:“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是让它重新回到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这些成果依赖于故宫近二十年的数字化积累,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于壮谈到,今后,数字化技术还会更多应用到文物研究、文物修复工作中,“通过这样的展会,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未来。”
各家评说吴冠南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
暴发户美术生为何考得好
郭味蕖:家学修养与厚积薄发(图)
唯精神是求:记民国画家姚茫父(组图)
海外流失文物回归前路漫漫(图)
中国现在没有真正的当代水墨
王建玉:理论离艺术越来越远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
悼念艺术家忻东旺(组图)
曹恩祥:六法当从传写入
艺术中的璀璨烟花(组图)
2017年湖南艺术校考政策
专家谈功甫帖真伪之争:真伪鉴定并无统一标准
英国博物馆举办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展(组图)
长春大学2017年艺术类招生计划
美考专家李光栋:联考素描三小时,怎么安排才合理
吴洪亮:白石老人 人生若寄
长春大学2017年艺术类考试时间及考点安排
书法教育师资瓶颈期待破解
文化艺术输出的笑话
徐冰:艺术它没法教
考生注意啦!湖南2017年省外普通高等学校来湘组织美术类专业考试
长春大学2017年承认吉林美术联考成绩
尤洋:如何定义未来的艺术机构?
2017年吉林省艺术类专业招生规定
孩子写字漂亮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一种超越前人的胆魄——邱汉桥的水墨世界
评画家朱新建:学古不泥于古
刘玉来:书法的实用与艺术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