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之殿--来自北凉敦煌的问候”沉浸式影像空间展于2018年12月31日晚在广州大新美术馆首展。该展览结合三维动态影像创作、媒体编程、创新型设备的应用,利用美术馆等展示空间,将敦煌石窟影像化呈现,将石窟空间与观者结合在一起,实现殿堂级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天津美术学院主办,广州大新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承办。
据介绍,“惊鸿之殿——来自敦煌的文化”是“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获批项目的“文化传播与推广项目”,此次选择在广州大新美术馆首次亮相,主办方综合结合了美术馆空间特点和城市文化,将艺术与科技融合,以三维影像空间的形式来呈现作品,突破传统的平面输出和动态直观,借此将创作者们的体会更直接的传达给观者。
据悉,2018年10月,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创作团队获得敦煌研究院批准,对敦煌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莫高窟未曾正式开放给公众的北区,拍摄搜集到非常珍贵和重要的一手影响素材。基于对敦煌绚烂文化的感受以及对敦煌学和敦煌人的致敬,主创团队尝试用更当代的艺术语言去表达,希望在传播方式和传播语言上进行创新。
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北凉(397/401年-439年,十六国之一,也是十六国最后一个国家)的三个洞窟: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是被学术界公认为最早的洞窟。三窟的洞窟形式及部分龛形在后代的石窟中都找不到完全相似之例。不仅是洞窟形制,北凉的壁画在敦煌艺术中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本次展览借“北凉”来传递敦煌文明的传播与延续,揭开敦煌“从无到有”的文明流转。沉浸式观展体验作为新媒体艺术与美学研究的重要结合,将画面内容根据历史研究成果和文化解读以动画建模和设计的方式重现壁画和石窟,激活敦煌“最老洞窟”。用动态影像的画面故事和时代痕迹,展现北凉时期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特征和历史面貌。
浙江美术馆十周年四展齐发(组图)
非遗“湘”约京华,玩得更年轻更时尚
耗资300万欧的《夜巡》是如何被修复的
今日艺术 丨“姬子:精神之旅”个展将于8月3日下午在石家庄美术馆开幕
“墨分五色”中国当代80后水墨艺术展在汉开幕
上海书法名家集聚苏州回望创作“初心”
“最小熊猫”等台湾当代雕塑精品亮相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收藏投资导刊│“‘封’行万里,不忘初心”组委会为杜克总统特别制作了纪念封
中国手工刺绣: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思变
观鱼知乐文物展亮相故宫延禧宫
西班牙双星——毕加索&达利的思想碰撞
立体展示雨果的天才人生 国内迄今为止最全展将启幕
乾隆“再下江南”文物特展在杭州举行
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图)
捷克画家穆夏作品在昆明展出
俄罗斯油画精品展即将亮相贵阳
傅益瑶“日本祭”绘画作品大展今在东京开幕
第六届湖北美术节暨第四届国际当代艺术节开幕
“南风新意——七人画展”亮相东莞
临摹莫高窟(组图)
姜宝林艺术展于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举行
宫廷金鱼文化与故宫博物院藏金鱼题材文物联展
中国美术馆等举办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博览城落户潮州
生动庄严的艺术时代 (一) 上古时期:用固定的符号来表达同样的内容
秦朝人原来是这样生活的 国博“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揭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翰墨情怀——吴康中国画作品展
油画里的师生情: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油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水唱船歌—周蓝凌水彩画作品展》香港站将举行
新时代汉字风采专题展开幕 传承“汉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