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合影
2019年1月26日,容铁书画篆刻精品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美术家网主办,人民美术网协办,由著名主持人、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顾问蔡成刚先生主持,著名美术评论家、由诗人、美术评论家、《延河》下半月刊副主编王爱红担当学术主持。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志纯及其夫人出席新闻发布会。
以诗为魂普天下华章,以书为骨写山河气壮;以画为思描画相庄严;以印为想篆今石铿锵。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它融多种艺术为一体,相互辉映,中国画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角容铁先生重学养、求通变,书画篆刻兼而好之,各取其优,相映生辉。在当代中国画坛,能够集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中国书协理事“三理事”于一身的艺术家可谓凤毛麟角,容铁先生当属画坛第一人。

著名主持人、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顾问蔡成刚先生主持新闻发布会
创水墨光晕画派 促当代水墨发展
现代水墨的形式实验在当代艺术注重观念性的语境中越来越边缘,似乎与“当代性”形成一种间隔或剥离,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遇,已不再具有主导地位和有效性。一批现代水墨的创作者,多有一个共同趋向,就是放弃以笔墨精神及书写性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的美学概念,代之以制作性和去笔法的水墨效果,同时嫁接西方的抽象形式。其努力最终也没有达到真正的抽象状态。水墨绘画变得百病缠身,无论怎样被学术界推崇,都无力撑起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使命。
在众多从事水墨创作的艺术家中,容铁先生却是一个例外,他没有像其他的现代水墨画家那样完全抛弃传统,反而在艺术创作中越来越介入到对当下的思考,作品既具传统的积淀又具有当代的意义。在对点线面的处理上,他受恩师吴冠中先生影响,比较注重其构成,强调构图、强调整体画面以及画面地下构成的块、面、点线的关系。他在注重视觉形式、构成关系的同时,也注重水墨的趣味、光的感觉、光色的变化,他的画在艺术元素上至少有三个结合的点:光影、结构、水墨。

诗人、美术评论家、《延河》下半月刊副主编王爱红担当学术主持
容铁先生创作的水墨光晕系列,巧妙地把包括形、光、色在内的西画创作技巧,有机地融入中国画的写意笔墨中,甚至吸纳印象派表现光感的多种方法,或点彩、或统调、或对比,或以平光、逆光、束光的不同表现,注入到一笔一墨之中,又结合了物象空间关系的处理,参入佛光禅意,既体现客观世界的神奇幽秘,又表现出主观感悟的情深意笃。应该说,这是发展笔墨语言扩大笔墨表现的大胆尝试。容铁先生的水墨绘画因其对传统水墨语言的继承和革新,而在中国当代水墨的上下文中有了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他运用这种独特的笔墨语言建构了具有当代性的图式系统。这个图式系统恰恰是中国传统水墨的衍生和延伸的新形式,即让传统的水墨进入当代。这种水墨绘画不断完成了自身从传统中蜕变的过程,还可以在后现代的国际艺术的场域中进行一种有效的对话。
殊属匠心,亦见功底。著名美术评论家孙克先生说:“容铁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融合的心态拓宽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寻找绘画审美语言的共性,追求个性画风……他开拓的水墨光晕,不只是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画成为世界绘画语言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而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邵大箴亦对他赞赏有加:“容铁在文人画的传统基础上,吸收了西画的一些技法,用传统的水墨手法来表现山水画的光晕之韵,力求突破文人画程式,追求绘画语言的现代感,耐人寻味。容铁努力探索水墨光晕的山水画意境之美,并在这个领域的开拓是非常有意义的。”

容铁先生致辞
篆隶书体、宽博雄厚
容铁先生出生于江南水乡,自幼喜好书画,6岁开始习书,渐长不辍,临过大量碑帖。幼习唐楷,日课以柳公权《神策军碑》垫下基础,又在祝嘉先生指导下,学习《张猛龙碑》《张黑女碑》,始备骨格,他求师不囿门庭,先后拜林散之、沙曼翁、张寒月、费新我、启功为师。转益多师,善于取补,故而在学习中能自得其乐,自适其变。容铁先生的书法创作通常以篆隶书体为主打,不拘峻整,喜欢峬峭意外,似乎很符合其个人的气质,写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容铁先生的书法创作,印从书出,书从印出,书印投契互补。其书法作品追求秀劲雅健,结体宽博,点线跳荡飘逸,笔势别有张力,故而刀笔挥之,收获的是逸趣。篆法取自汉镜铭文,隶意来自汉砖文字,融合自然,颇具金石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林岫评价道:“容铁的书法作品既有传统意味,又具时代审美情趣,驰于情,惬于意,或逾规矩,或主矫变,不事刻意摆布,点画刚柔相济,笔势大开大合,墨色变化多端,通篇章法疏密相间,节奏感强,不失率真文气,形成了近几年宽博雄厚的书法风格。容铁在诗书画创作方面的大胆探索和尝试,正是其可贵的品质。”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了促进中国书法的发展,容铁先生花了20年时间做了一件划时代意义的事,研发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书法软件光盘《中华书法大字典》及配套图书,被誉为中国书法字典软件奠基人。研制开发了国家级科技项目——我国首部《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它将古老汉字艺术在审美运用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采用了高新技术编程,来实现汉字书法数据化,让中国文化通过新的方式走向世界,以实现全球的传播、普及与使用。容铁先生被誉为我国书法数据化建设的奠基人。

容铁先生接受媒体采访
精通篆刻 成绩斐然
容铁先生的篆刻从秦汉古玺中走出,印风高古典雅,大气自然。封泥的质朴,汉印的典雅、缶翁的不羁、白石的写意、古泥的率真等到被他互熔互化,和谐地再铸其间,形成自己率真、古雅、润泽的篆刻风格。
容铁先生的篆刻师法于汉印,取法了近现代篆刻大家黄牧甫“高亢典雅”的印风与齐白石“爽利稚拙”的线条,同时又吸收了自己在习篆书时的笔法意趣,融入了商周钟鼎、秦诏版、汉镜铭文、砖刻文字等书法风格的特色,其艺术构思并没有停留在“印宗秦汉”与“印从书出”的发展阶段,故其在篆法上更加注重造型美,篆刻刀法更是追求古朴浑厚之美,用刀讲究雄劲有力,以此来表现新时代艺术家的精神世界。理性的追求了一种轻灵朴秀的印风而自成一格,师古法而出新意。

诗人、美术评论家、《延河》下半月刊副主编王爱红接受媒体采访
冯其庸老先生在品评容铁先生的篆刻时说到:“他(容铁)的篆刻功底较好,有内涵。采取砖文、镜铭入印是摆脱传统羁绊的一个办法,也是另寻出路的一个新境……现在流行的印作,大多只见砖文的粗犷质朴,而不见镜铭的精细,有的甚至只是粗犷而不见质朴。而容铁的治印,仔细品味,可见他这两方面都能兼而有之。”
回顾容铁先生的从艺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之始,容铁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久相继入选全国第二、三、四届篆刻艺术展、特邀参加国际第一、二届书法篆刻艺术交流展、中日篆刻家作品交流展以及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1990年其书法篆刻作品荣获江苏省第二届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四年后,方过而立之年的容铁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法篆刻展。又逾四年,1998年,《中华书法大辞典》问世,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志纯接受媒体采访
以书画印为桥 促进汉藏文化交流
容铁先生作为援藏干部,对促进藏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6年7月12日,容铁先生向拉萨市教育局捐赠了《书法指导与练习》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教材5400册,体现了他对于西藏教育事业的支持与无私的爱。2017年7月25日为西藏图书馆捐赠图书5000册,充分体现了一名援藏干部情系边疆群众的崇高情怀。为了推动藏汉文化交流,几年来给农牧区群众送了1000多幅字画。为了让全世界关注西藏现在的发展,让世界了解今天的西藏,容铁先生以向全球直播的方式,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手持重达15公斤的毛笔,创作百米书画长卷,写下“高天净土,怡然苍生,人间圣地、和美西藏”,并用泼墨泼彩的绘画技巧绘制出西藏的山水,他用这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西藏的精彩,留下《一片丹青在珠峰》。他创作的百米书画长卷也载入了世界吉尼斯史藉。
近几年来容铁先生在中国当代水墨这一领域敢为人先的思想和独创的精神,引起评论家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赢得了他们一直好评,也得到众多藏家的青睐和追捧!容铁先生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学术邀请展,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以及海内外美术机构、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容铁先生是一位有鲜明个性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当代实力派画家,未来其作品将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极具收藏价值!

新闻发布会现场

容铁作品

容铁作品

容铁作品

容铁作品

容铁作品

容铁作品

容铁作品
室内透视
单独纹样
透视的角度
温州大学2015年承认部分省份美术统考成绩
绍兴文理学院2015年承认各招生省份美术统考成绩
静物写生三步观察法
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承认浙江,山东,山西,湖南,广东美术统考成绩
圆的透视图
三点透视
物体的明暗规律
阴影
色彩调和设计(以色彩混合构成调和)
速写的几种表现形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承认各招生省份美术统考成绩
速写的基本手段
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如何学习设计色彩
民居图案造型图例
如何临摹素描头像
正面女青年人物动态速写写生步骤
素描与素描造型能力
设计绘图工具
素描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
药箱和头骨写生步骤
物体形体比例关系的确定方法
平面设计中的194种创意拓展思路
素描中的圆形透视规律
3小时内素描静物作画步骤
罐子桔子苹果静物素描步骤
色相对比设计
浅谈风景速写中的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