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佛五尊像 邺城考古队供图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6日起亮相国家博物馆,这是2012年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发掘、修复成果的首次系统性展示。
本次陈列展示造像主要出自2012年河北临漳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为中国佛教考古重要发现之一。经过16天的抢救性发掘,该埋藏坑出土文物2985件(块),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隋和唐代,大部分是东魏、北齐时期造像。邺城考古队经过多年的整理、拼合,完成了200余件造像的修复工作,本次展览就是这批佛造像修复、保护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邺城遗址考古的首次系统性展示。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选取了171件展品,其中佛造像精品131件,分为邺城概貌、玉石梵像、邺都样式和佛韵至美四个部分,从造像环境、造像本体特色、地域时代风格及造像艺术来展示佛造像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弥勒七尊像 邺城考古队供图
邺城佛造像有白石和青石两种材质,风格各具特色。白石是邺城地区出土造像使用较多的原料,北齐的“弥勒七尊像”和“菩萨坐像”等均是利用了白色大理石温润洁白、质地柔软的特点,运用娴熟的镂空雕刻技术,是邺城佛教造像的巅峰之作。
中国佛教造像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代表性特征在这里也都有呈现,并出现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龙树背屏”造像,展示出多元文化交融下的邺城佛教造像艺术魅力。龙树背屏的形式主要出现在邺城及周边地区,有的半圆形背屏上简略勾勒出树叶形状,有的则采用镂空雕刻而成,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树冠层叠镂空,上面还装饰有龙、塔、飞天、璎珞等。这些造像主要制作于北齐时期,雕刻技法纯熟,高超的技艺令人惊叹。
据悉,该展由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主办,展期2个月。
中国油画技法:刀、颜料和稀释剂
中国书画常用工具
中国美术之铅白、锌白、钛白的区别
油画保存方法的讲究,油画如何保存更科学
幼儿手工美术教案——化妆舞会
中国画以线造型以形传神
中国工笔画主要的染法
中国油画之技法和色彩
中国美术花鸟画的基本构图方法
油画的保养小技巧,油画如何保存
法国依维尔油画技法
中国美术墨法避忌
中国油画技法:基本用色和常用色
幼儿美术启蒙教案:背太阳
小学美术:《纸条工艺》制作过程教案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第六讲:中国美术昆虫画法
中国画中“意匠”是指什么?
第十一讲:中国美术之焦墨画法
中国美术运笔腕法
幼儿视觉想象美术教案:《过桥》
中国画的独特形式(诗书画印纸笔)
中国美术国画的画派
第五讲:中国美术禽鸟画法
中国美术国画的画种
第十讲:中国美术山水画画理.画法
油画表面各类污渍的相应处理方法
中国美术擦涂与擦抹的不同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八大注意事项
油画收藏小知识:如何判断油画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