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钱松喦
(2/3)江南鱼米丰(国画) 51×83厘米 20世纪70年代 钱松嵒
(3/3)红岩(国画) 104×81.5厘米 1962年 钱松喦 中国美术馆藏
“55年前,也就是1964年,钱松喦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这次画展后来被华君武称为‘中国新山水画的样板’。此后,钱松喦以其样板的作用影响和带动了整个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并创造了他独有的艺术面貌。因此,在其诞辰12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用120件作品来纪念这位20世纪伟大的画家。”今年是著名山水画家钱松喦诞辰120周年,7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笔墨松喦——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上,展览策展人陈履生说道。
钱松喦(1899-1985),江苏宜兴人。如果细数他有生之年历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似乎并不能够让人一下子看到这位画家在美术史上的独特贡献。但如果从他的艺术履历和创作风格的变化与创新来看,他的举足轻重便一目了然。这也是此次展览想要表达的。
此次展览展出了中国美术馆馆藏钱松嵒作品20件和家属提供钱松嵒作品100件,以及诗稿、创作草图等珍贵文献资料75件,通过“祖国山河抖擞描”“迢迢我自江南来”“拾翠披云寻我师”3个主题,提炼出了钱松喦艺术道路上的重要经历、风格转变及其绘画语言的独特性。
对景写生 早于“壮游”之前
钱松嵒家中四代以教书为业,家学渊源深厚,因此他自幼便接受诗文书画的教育和熏陶;1918年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这是其绘画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钱松嵒师从胡汀鹭研习中国传统绘画,刻苦临摹石涛、石谿、唐寅等人的作品,同时还初次对如透视、色彩、解剖、光影等西画技法有了接触和了解,为日后创新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从钱松喦出生于晚晴时期及其接受艺术启蒙的经历来看,他早期是一个有着深厚功底的传统文人画家。1929年,民国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钱松喦一人就入选了2幅作品——《寿者相》和《山水》。“考察钱松嵒的早期作品,可以看出其与大多数同代人一样,并没有脱离从临摹入手的学画方式,但他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可能是受到当时新学的影响,也可能是他领悟到了现实与画谱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陈履生通过研究其作品发现,钱松喦13岁就开始对景写生,不断从真实山川中获取思考和灵感的源泉,在艺术的探索过程中,钱松喦表现出多路向发展的特征。
钱松喦21岁(1920年)时就作了以对景写生为基础的,描绘无锡鼋头渚、锡山、惠山诸名胜的12幅山水画,表现出了他对家乡山水的体认。在不断深入表现他熟悉的太湖流域的山山水水之时,钱松喦寄希望用新山水、新内容来焕发艺术的时代光彩。他的山水画兼及农家和渔民生活,既反映了农耕文明的江南传统,又有了不同以往的现实气息。《善卷之春》《渔村饭香》《杏花春雨江南》,都是在江南风情中体现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生活。而到了1958年的《江南春》《春耕》就有了明显的不同,表现时代主题再也不是新旧结合中的点缀,或者是过去文人所擅长的点睛之笔,而是一种全新的格局和气象。
钱松喦真正闻名全国,是由于上世纪60年代他参加了那场著名的二万三千里的写生壮游行动,及壮游归来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专题展览,但是,他在山水画中对景写生的追求和实践,早已开始了。这对于深受旧时代影响,文人画笔情墨趣已深入骨髓的钱松喦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突破。“早年钱先生虽在古贤范本中得秀逸之气,但画风尚未摆脱古人样貌,直到新中国建立,其艺术才真正发生质变走上巅峰。”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自此,他转变了画家脱离大众自视高雅的身份意识,重新认识到生活与人文之于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意义,以传统毫端追踪时代大势,不断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歌颂新时代的主题注入画幅之中,将曾经空洞贫乏且远离生活的山水拉回现实,实现了艺术的经世致用。
突破自我 描绘祖国山河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钱松嵒每年都要跋山涉水,遍览名山大川,拜谒革命圣地,以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创作激情,表现新中国的巨变。在20余年的时间中,钱松喦几乎走遍了所有的革命圣地,在“江苏省国画工作团”历时3个多月、跨越全国8省的写生壮游中,“老画家”钱松喦担任副团长。团长傅抱石提到钱松喦说过:“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延安。”在此后的数年中,他创作了大量革命圣地山水画,其中《红岩》《延安》等负有盛名,在一个时期内起到了示范作用。陈履生认为,在钱松喦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生产建设题材作品中,有一个从点缀到集中表现的发展过程。到了60年代,出现了为时人高度赞誉的《常熟田》,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这幅作品也代表了钱松喦在新山水创作方面的高度。
众所周知,传统山水画的经营位置自明清以降便趋于程式化。钱松嵒从此处着眼,大胆取舍,打通花鸟山水之界限,模糊主次选景之差异,甚至以某单一植物作为主景而将山川平原作为配景,创造了一批迥异于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如他以独松为题材“一树成图”,将传统经典图像符号进行大刀阔斧的个性化改造,推出了造型雄奇瑰伟的“钱家松”图式。
钱松嵒对构图的推敲打磨亦值得关注。很多图式在大小不同的作品中被反复运用,举一反三的微妙差异使其中匠心彰显无遗。比如《常熟田》系列作品,他跳出了传统“三远法”窠臼,以一种鸟瞰的视角将原本应该水平展开的稻田“竖”了起来,同时采用“满构图”的方式,将整个画面绝大部分的稻田进行了由实到虚的处理,实现了视觉上的单纯而丰富。这种构图脱胎于写生又超越了写生,未脱离古趣,又令今人常看常新。
“他的每一笔都是‘钱松喦’。”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感慨,钱松喦的独特性在于把传统经典中最醇厚的那一部分释放出来,跟最鲜活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他的融合是有相当大跨度的。“同时代很多画家的笔墨也在向现代转换,但现在回头再看,钱松喦的意义恰恰在于他坚守传统经典的初心,又与时俱进,用最古老的矛攻下了最现实生活的盾。传统中国画经典构建里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语言进入到笔墨本身,而不是整张画里面有语言。就如当一座艺术高楼里面的每一块砖头里面都有自己的语言时,就真正确立了自己的语言构建。”
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钱松喦由旧变新,由新而引领时代,成为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既顺应潮流又继承深厚文学血脉的一代名家。“此次展览不仅是展出钱松喦有感于时代、有感于生活而记录下的真与美,更在于鼓励和引导当下的画家不忘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艺术精品。”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说。
齐鲁师范学院2016年艺术类专业合格证发放办法
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天津考点报名人数限制的通知
南京工业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音乐、舞蹈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青海艺考报名总人数为1911人 美术类533人
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济南大学2016年服装与服饰设计类专业测试办法
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承认美术联考成绩
玉溪师范学院2016年美术类专业考试内容
201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广州美术学院2016年美术教育专业承认广东美术统考成绩
南开大学2015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外省院校2016年在天津市艺术类校考报名考试时间安排
梧州学院2016年区外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艺术类成绩查询时间方式
济南大学2016年音乐类专业报名时间
河南科技学院2016年湖南省音乐类专业招生简章
南开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名单公布时间
南开大学2015年艺术类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年省外艺术类合格证发放办法
济南大学2016年承认各省美术与设计学类统考成绩
济南大学2016年音乐类专业考试科目及分值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年省外艺考报名时间地点安排
北京林业大学2016设计学类招生常见问题解答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设计学类专业招生考试时间安排
南开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科目
广州美术学院2016年艺术教育专业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三亚学院2016年艺术专业校考考试时间及考点
河南科技学院2016音乐类专业校考考试科目说明
济南大学2016年省内音乐类专业测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