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龙泉窑青釉葫芦形注子
“天府之路·四川遂宁龙泉青瓷归源展”亮相龙泉,69件套展品器类丰富,荟萃了大量精品、珍品、孤品。
近日,“天府之路·四川遂宁龙泉青瓷归源展”在龙泉青瓷博物馆C区临展厅举行,共展出宋代龙泉青瓷69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件套。其展品之精、釉色之至、器物之丰,前所未有,集中展示了宋代龙泉窑鼎盛时期之大成。
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敛口斜腹瓷净水碗
此次展览共展出四川遂宁市金鱼村窖藏出土宋代龙泉青瓷69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件套,二级文物35件套,三级文物29件套,以天府遗珍、寓情于器、瓷海明珠三个主题单元来分别展示。展出器物保存良好、器类丰富、制作精良,荟萃了大量的精品、珍品、孤品,集中展示了宋代龙泉制瓷工艺的非凡艺术成就,体现了宋代龙泉青瓷渗入文人生活方方面面,成为文人的风雅点缀。
琳琅满目的精美展品中,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瓷器十分惹人瞩目。资料显示,该器物口径4.5、腹径13.6、足径6.8、高12.4厘米;小口、平沿,略粗直颈,有肩,肩上堆附五管,管的高度与口部相若,一管断裂粘接,肩腹部有折,斜腹略弧,腹部饰刻划双层莲瓣纹,内壁的颈肩相接处有一道凸棱,圈足。白色胎略泛灰,通体施梅子青釉,釉面光洁滋润,腹部、底部有爆釉两处。关于该种五管器物的功能及定名,学术界未达成一致的意见。目前除遂宁窖藏出土的几件五管器物之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相似器物,此外在新安海底沉船也曾出现,对其用途以及其反映的时代审美风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出的另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大贯耳瓷瓶是一级文物珍品。综合资料显示,该瓶口径4.9、腹径15.5、足径10.7、高31.6厘米。平唇,直口略内收,直长颈,颈部四道惊裂纹,颈上端附两个管状贯耳,腹部圆鼓,最大腹径在下腹处,腹部有两道惊裂纹,长短不等。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层肥厚,釉面莹润光洁,颈部有几条长开片裂纹。外底可见两处棕眼和一处缩釉。整器厚重,颈部略有偏斜。圈足规整,足端未施釉,呈较淡的火石红色。此类贯耳瓶为陈设用瓷,流行于宋代,造型来源于汉代贵族燕乐所用的投壶。遂宁窖藏的这类器物,有大小两种,造型挺拔,是南宋龙泉窑珍品。
同时亮相的南宋龙泉窑青釉八卦纹盘口筒形腹兽足瓷炉、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瓷瓶、南宋龙泉窑青釉海棠式瓷瓶、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敛口斜腹瓷净水碗等形式多样的珍贵文物,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釉色,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龙泉青瓷,一般指以浙江省龙泉市大窑、金村为中心的窑场,在宋、元、明时期烧造的青釉瓷器,也包括龙泉周边其他窑厂同时期烧造的风格相同的青瓷器。龙泉青瓷是中国古代瓷业发展史上的著名品类,于北宋时期开始形成自身风格,南宋、元至明代早期是龙泉窑生产的全盛时期。因其质量精美,从北宋末至明代早期,龙泉青瓷产品一直上贡宫廷。根据考古结果,出土龙泉青瓷的宋、元、明时期遗址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四川遂宁市金鱼村窖藏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处宋代瓷器窖藏,当中出土的龙泉窑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以其古拙浑厚、庄重凝练的造型,温润莹泽、如冰似玉的釉色真正达到了“至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如春”的理想境界,可谓登峰造极。专家鉴定结果表明,遂宁市金鱼村窖藏的发现为中国宋瓷的收藏与研究提供了最具代表性、典型性、权威性和标尺性的实物材料,是中国宋瓷考古中的重大发现。
此次展览是由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与四川宋瓷博物馆联合举办,展期将持续到8月20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基本情况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美术类专业简介
泰山学院美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山东潍坊科技学院美术系及其美术专业介绍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简介及美术系与艺术设计系概况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校概况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简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美术设计类专业概况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创意设计分院简介与专业介绍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介绍及专业设置
许昌学院美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本专科专业介绍
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相关简介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相关介绍及专业简介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介绍及专业简介
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类院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榆林学院艺术系相关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分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传播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沈阳师范大学招收艺术类高考生院系专业介绍说明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设计学简介及专业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相关简介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系简介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及其艺术类专业介绍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美术类专业简介
开封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