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玩坏”的“兔子耳朵”
良渚热度不减,玉器故宫展又上热搜,其实——
31年前那个台风日 才是考古出土的良渚玉首次进宫
龙首纹玉
良渚申遗成功一个月了,热度依然没有丝毫减退。8月6日至7日,央视十套《探索·发现》首播纪录片《圣地良渚》(上下集);“良渚与古代中国特展”正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展出,由此,“良渚玉器首次在故宫展出”也上了热搜。
不过,马上有知情人向钱报记者纠正——“良渚玉器首次在故宫展出”这个说法不对,应该是良渚玉器专题展首次进故宫。
是的,良渚玉器并不是第一次进宫了,且不讲乾隆皇帝这个玉痴自己就收藏了一批良渚古玉,再扒一扒30多年前的往事,那才是考古出土的良渚玉器首次进故宫。“1988年,龙年,杭州刮大台风,我都记得。就是那年进的宫。”几个重要的关键词,良渚考古第二代人、反山遗址发掘领队王明达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老杭州难忘的那个台风日
才是考古出土的良渚玉首次入宫
1988年8月8日,12级台风正面袭击杭州。
这场台风让杭州人印象深到什么地步?只要一到夏天,一提台风,大家都忍不住搬出它来作个对比——那次,杭州市区62273棵树被刮倒,景区公园百年以上的古树倒了18棵。
因为龙年,那天,在故宫办了一个龙主题的展览。
1987年瑶山遗址发掘工作结束,反山、瑶山出土的龙首纹玉圆牌、龙首纹玉镯(也叫四龙首玉镯),因为契合龙的主题,就被选入宫了。“一个小皮箱,还装不满。展览设在一个偏殿里。”
这是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玉器,首次进宫。
在这次故宫举办的良渚玉器展里,也有两件跟龙有关的玉器,一件就是30年前进宫的龙首纹玉镯,出自瑶山遗址1号墓。它的旁边还展出一块龙首纹玉圆牌,也在瑶山遗址出土,成串的龙首纹圆牌饰只能女性贵族拥有。
龙的造型,早在良渚之前的崧泽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直接源头来自于北方的红山文化。在良渚文化早期,龙首纹还流行着,雕琢在璜、镯、管、锥形器的外缘。
但是,进入良渚文化晚期,龙首纹消失不见了,神人兽面像取代了它,成为良渚玉器的唯一母题。专家推测,使用龙首纹的族群在政治和文化上,已经和良渚本地人融合了。
1988年之后,良渚玉器很快又第二次进宫了,那是1991年的“中国出土文物精华展览”,良渚玉琮王首次进故宫,那次还展出了反山为主的玉器,比如冠状饰、玉璜、玉锥形器、玉带钩、玉管珠等共8件。
1991年9月14日,在呼和浩特开完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后,牟永抗和王明达先生转道北京时,专程去了故宫博物院。
当时,展柜用的还是老式柜子,恒温恒湿条件没有现在好,玉琮王放在一个托盘上,托盘上能清楚看见“粉笔灰”,琮王受沁得有些厉害。王明达心里一惊,“北方环境太干了,玉的核心问题是保湿。”两人马上喊人,琮王立即“下架”,赶紧保护起来。
乾隆出品的文创产品
被玩坏的不只是“兔子耳朵”
故宫和良渚的缘分,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乾隆。
乾隆帝对玉琮是真爱,但更爱写诗盖图章,他对良渚玉器也“下手”了。比如他做了各种花式改造,把玉琮做成笔筒和插花器。
去故宫前,王明达先生特意提醒:去看看那只“兔子耳朵”有没有展出。
我在现场找了半天,才看到它。难怪不认识,它穿了件“马甲”:一件珐琅内胆,用来盛水,变身为一只雅致的插花器(也有一说为香薰)。
王明达说,在故宫博物院藏的良渚玉琮里,数“兔子耳朵”最有名。
这是一件两节矮方柱琮,上面是兽面纹,下面是人面纹。因为玉器受沁,请人重新做了打磨,把内孔打直,显露出原玉料颜色为青绿色,配上珐琅内胆。而玉琮的兽面部分,神兽大眼睛边缘被磨掉了,变成了两个圆弧状,打磨后,像兔子耳朵。直槽里,刻有乾隆御制诗文《再题旧玉辋头缾》——按照清代人的观念,良渚玉琮被普遍解释为汉代人套在横杆两端,供人抬轿子或乐鼓的“辋头”。
不只这次展览上的“兔子耳朵”,还有更多被乾隆帝“玩坏”的良渚玉器。
比如有一件玉璧,乾小四同学勇敢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面浮雕“乾”字,一面浮雕了八卦中的乾坤符号。
这块璧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片上看,颜色是棕色的。除了在两面签下大名之外,通体被染成了褐色,器物的外缘、射孔还做了改雕。
虽然经过四爷一系列花式改造,但我们还是一眼看出,这就是良渚的玉器,是闪玉。
“从尺寸、晶粒粗大、中孔对钻错位等特征现实,此璧应是良渚文化晚期玉璧。”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蘋女士在她的新作《乾隆皇帝的智与昧:御制诗中的帝王古玉观》中,这样认为。
描述玉器长河的这12个字
明年高考说不定会考到哦
良渚玉器出土的历史连绵不断。如果要说最早的发现和利用,目前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晚期。
“良渚玉器因为埋藏比较浅,2500多年前,就已经出土,随葬在春秋晚期的吴国窖藏。”王明达找出一本图录《吴国王室玉器》。1986年,苏州吴县严州春秋墓(最早判断为窖藏)出土了相当数量的良渚文化玉器,其中有6件玉璧,还有被剖为一半的玉琮。
再稍晚一点,2003年海盐天宁寺镇海塔的元代地宫中发现了直径达24.8厘米的良渚大玉璧,居然作为青铜壶的底垫了。
其实,到唐宋时,大家都不记得良渚玉了,功能不清楚,更不认识它的图像和纹样,但都喜欢它的造型。于是,有人开始仿制,比如宋人、清人做成了青釉琮式瓶,有的还用铜器做成玉琮,作为文人用品。这次在展览中也能看到这样的宋人仿制品。
直到1973年,江苏苏州草鞋山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才第一次确定玉琮的年代坐标。人们才知道,喔,这不是周汉古玉,这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玉器。
这次展览中,有一面落地展墙,虽然没有放任何玉器,只是一张示意图,但也不妨多停留一会儿,可以长很多知识,这便是“玉器长河”。
玉器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神圣化、礼制化到世俗化的演变,然而尊玉、礼玉、爱玉的传统,一直存在于中华文明的血脉中,沉淀为我们的文化基因。
现在跟我默念一下这12个字——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最近它们在各种良渚讲座、展览中反复出现,这是玉器显示的中华文明发展脉络,也是最新归纳的中华文明的特质。说不定,明年高考会考到哦。
2016年四川省音乐类视唱练耳科目考试视唱部分将开展网上评卷
重庆三峡学院2016年美术类专业报考方式
齐鲁工业大学2016年音乐表演专业暂停招生的公告
齐鲁工业大学2016年调整摄影专业测试的公告
2016年广西艺术统考将于5日开考 部分专业铅笔答题无效
2016年山东艺考更严了 艺考评委违规将上“黑名单”
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专业介绍
齐鲁工业大学2016年摄影专业音乐表演专业招生公告
2010—2015年陕西美术联考考题
如何在素描绘画中建立空间感
延边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6上海美术联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试区考场安排
2016年北京高考将延续北京卷
【教育部】29省份形成高招改革方案
云南高考艺术类统考1月起开始报名
2016四川美术联考考生考试规则
【海南考试局】一直用全国卷!
2016四川美术联考考生共有29529名
2016年青海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全省统一考试简章
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江西省音乐类招生科目及报考条件
12月4日最新美考资讯导读
重庆三峡学院2016年美术类专业报名考试方式
辽宁高考去年已用全国卷 取消所有地方加分项目
2016年山东省艺考更严了 艺考评委违规将上“黑名单”
2016四川美术联考考生须通过指纹识别身份
山东艺术学院2015年美术类录取分数线
山东2016年艺考加严 艺考评委违规将上“黑名单”
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山东省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2009—2015年安徽美术联考考试题目
2016四川美术联考人数2.95万人减少4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