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中国陶都(宜兴)陶瓷文化推介会暨第十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宜兴市将从10月18日起举办以“相约新陶都、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宜兴市有着近7000年的陶瓷历史,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主办方介绍,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作为“中国陶都”的宜兴,成功打造了“陶文化节”这一节庆品牌,今年已是举办以来的第十届。
据介绍,本届“陶文化节”期间,宜兴将把传统的“陶文化节、素食博览会、金秋经贸洽谈会”三大主题节会融为一体,围绕“相约金秋、陶光溢彩、匠心传承、艺苑芬芳、醉美秋韵、点亮陶都”等主线推出50多项活动,
上述活动中不但包括行业交流、专项赛事,也有合作性投资推介、项目签约,还包括致敬式的名家纪念、名作展览,以及互动性的网上围观、实地打卡。
此外,宜兴除了作为“中国陶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还在茶、禅、书画等方面有着深厚底蕴。为此,“陶文化节”期间还安排了茶禅文化交流、茶艺表演、新书首发、书画巡展等活动。
与此同时,今年宜兴还将举办首届世界壶艺大赛及参赛作品展、国际陶瓷艺术展等活动,力求共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世界陶瓷发展。
按比赛要求,全球陶艺工作者均可报名参加。报名采取在线网络报名方式,参赛选手登陆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网站上传相关资料,经过初审后,寄、送作品参加复审。
比赛评审由国际、国内陶瓷艺术领域的专家担任评委,将评出特等奖1件、金奖2件、银奖5件、铜奖10件。最终获奖结果将于10月18日“第十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公布,同时在丁蜀镇文化中心展出。
吴长江:书画艺术之境(组图)
刘巨德:不懂装饰艺术难进入艺术永恒的精神世界
沉稳与兼容——谈上海的中国画创作(图)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
中国画需要画派
期望白砥
悲鸿先生谈书法:书之美在德在情(图)
杨玉良:栖居花鸟世界的笔墨人生
到底何为新文人画
艺术中的中国制造(图)
从《自叙帖》看怀素的秘密
梁毅:呼唤有担当的艺术批评
故人忆旧:属于台湾画家陈澄波的淡水(图)
苏锐:艺术批评很难吗
冯智军:数字媒体时代,连环画何去何从?
薛松:我不是艺术的教徒
皮道坚:当代艺术绝非全是观念
徐悲鸿对当代美术所起作用并不很好(图)
略论中国草书与西方抽象画(组图)
陈婉之:浅析当代中国写意画衰弱的必然
徐恩存:当代经典再解读
丛涛: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的影响已渐消退
杭间:工艺美术不死
“水墨在中国是文脉,在西方是媒介”
青年艺术家刘艺科:感受世界的方式(组图)
国博副馆长陈履生谈“名馆·名家·名作”特展
评李晓柱乡土人物画:更深入挖掘人性
书法家之于书法:笔墨磨练就是精神磨练
刘玉来:书法的实用与艺术论(下)
伪劣艺术家游走江湖令人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