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展现场
为纪念摄影技术问世180周年,《摄影180年在中国》大型展览8月19日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开展。展览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摄影作品,较为全面的展示了中国摄影史的发展变化。
180年前,摄影技术的出现让人类社会进入图像时代,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态势。本次展览第一次集中展示了摄影术发明以来,中国摄影史上500余件、数千张著名摄影家的原版原作,较为全面地解读了摄影作为艺术形态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展览将为国家、民营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中国摄影名作提供了参考体系的同时,也普及和推广了摄影原作的知识和概念,将推动摄影收藏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展览共分为“晚清:原版的重拾”“民国:艺术摄影的摇篮”“纪实:从画意到新纪实”“当代摄影:新理念”四个部分,将中国摄影史做了一次相对完整的呈现,为研究中国摄影史专家、喜爱摄影的观众、爱好者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接触摄影史的良好机会。
据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4日。展览期间,还将在银川和北京举办以中国摄影史的研究和挖掘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此外,所有的参展作品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展出后,还将前往北京、广东和国外举办巡展。
乔晓光:人生剪纸三十年(图)
工笔之路
何桂彦:中国当代艺术语言的焦虑
记著名画家董明洋先生水墨岩画的当代价值(组图)
栗宪庭:艺术获得自由和独立的状态最重要(图)
“书坛领袖”是如何诞生的(图)
曾梵志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图)
评论:文学翻译大赛不妨多一些
徐子林:如何区分艺术(图)
解读博伊斯的社会艺术
评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图画书或为有效载体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组图)
毕加索研究新成果:政治神话的式微(图)
从杨之光作品看现实主义的类型学
留住毛笔字的文化基因莫让传统文化失传(图)
艺术创作越是个体的就越公众
2013年下一轮中国当代艺术高潮 新水墨或争主动权
晚期毕加索和晚期德库宁作品的历史修正主义(图)
名人书法不可一荣俱荣
评“大黄鸭”亮相京城:反映北京包容的心态(图)
直面生活的写生
马克
对景写生与闭门造车
关于书法写生的思考
为艺术的生存:为精神的存在
肖像画是美术史绕不开的盆栽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
鲁虹:大陆新水墨的形成与发展
国人的书写能力要靠毛笔字提高吗
中国的动漫产业为何没有宫崎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