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澳华裔画家张鸿俊(Adam Chang)名为“中国的标志”个展,29日在悉尼主流画廊Nanda/Hobbs Contemporary开幕,展示了其最新创作的巨幅肖像和Shan Shui与熊猫系列作品。
这位出生上海的艺术家,25岁就举办了第一个个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鸿俊鲜美的单色绘画在中国艺术界树立了自己的名声。1997年移居澳大利亚后,他开始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2011年获得澳大利亚国家绘画大奖。近年来,他的画作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当代艺术Westpac提名展、意大利佛罗伦萨双年展和当代艺术博览会等一系列重要艺术盛会上备受瞩目。澳大利亚国家肖像馆、特威德美术馆、谢尔曼当代艺术基金会等艺术机构均收藏了他的多件作品。
此次“中国的标志”个展,张鸿俊推出的作品具有国际视野,Nanda/Hobbs Contemporary画廊艺术总监拉夫(Ralph)表示,“张鸿俊的肖像画作令人耳目一新,富有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代表了国际当代肖像作品的最高水平。”
张鸿俊精心创作的Shan Shui与熊猫系列,体现了中国文化精髓的“山水”与极具中华民族象征意味的“熊猫”相结合,取意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这个被西方艺术界称为当今世界中国符号最为完美的“比兴”组合,将代表英国Tanya Baxter Contemporary画廊参加2019年亚洲当代艺术博览会和英国当代艺术博览会。
本次个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悉尼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
霍春阳:中国花鸟意染时尚之都(图)
中国书画传统中领悟继承与创新
用文物纠正史书之误
东坡书法的启示:书是心中所发(图)
陈丹青谈央美78级油画班:全是渴望画好的傻子
张丹静:功利的艺术教育扭曲了艺术
柯律格:我在艺术史与汉学之间游移
邵宏庚:色聚中的草间弥生(组图)
收藏文物就是收藏文化
意识形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失效
转益多师臻化境借古开今知大千(图)
倪军:忻东旺是艺术史上一个传奇(图)
冯智军:跨界莫称家
寇克让:不书写就不要谈书法
林风眠:美术馆之功用
吴为山:意象雕塑得益于庖丁解牛(图)
陈丹青:我顶多能被称为“写家” 非常讨厌游记(图)
梁权:宋庄艺术节“土豪”都跑哪里去了?
日摄影家荒木经惟谈黑白摄影:与水墨画道理一样
陈履生:功甫帖争议反映中国书画鉴定窘境(图)
忻东旺2013年自述
那些被遮蔽的民国艺术家们(组图)
齐白石《锦鸡图》真伪鉴别(图)
传统水墨画在当代的延伸(图)
学者颠覆梁思成:文章曾大段借鉴日本学者(图)
《北京晚报》封面力推“清华简”断想
真性情是艺术创新的原动力
书法教育与文化传承
艺术的疗效
刘文西:黄土地上绽放的艺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