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美术网> 美术展讯 > 冀地汉风·河北博物院藏汉代文物展

冀地汉风·河北博物院藏汉代文物展

查字典美术网 2019-09-02

冀地汉风·河北博物院藏汉代文物展1

错金铜博山炉

近日,青岛市博物馆联合河北博物院精心打造的年度大展“冀地汉风·河北博物院藏汉代文物展”亮相青博,共展出100件套汉代文物遗珍,其中一级文物有11件。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20日。

据了解,此次展览所展出的展品,主要出土于满城陵山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以及定州北庄汉墓——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两位中山王分居西汉、东汉,墓葬出土器物十分具有代表性。

展览共分为“长乐未央”“长生无极”两个部分展出。第一部分展品主要为墓主人生前实用器物。第二部分展品为明器。这些展品集中展示了汉代王室奢华的物质生活,体现出汉代工艺技术的高超水平,更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大汉王朝昂扬豪放的时代气度。

记者从中选取两件介绍如下:

鎏金铜缕玉衣,全长1.8米,为河北定州北庄汉墓出土的刘焉玉衣。玉衣,又称“玉匣”“玉柙”,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所用殓服,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分别以金丝、银丝、铜丝或其他丝织物,一般按照四孔连缀的方法编缀而成。从玉衣的形状观察,它的形制和编缀方法受到了铠甲,特别是战国时代铁制甲胄的影响。

据介绍,汉代“玉衣”的使用反映墓主人的等级身份,存在着一定的使用制度。西汉时期对诸侯王玉衣的缕质未作严格限制,可以使用金缕,尤其是刘姓王。东汉时期,玉衣的等级就相对严格,诸侯王一般只能使用银缕,特殊的可以使用鎏金铜缕。刘焉的玉衣即为鎏金铜缕玉衣,其等级大致相当于银缕。因中山简王刘焉是光武帝郭后最宠爱的少子,且至卒年历经四帝,备受恩宠,死后丧葬规格较高,因而特赐鎏金铜缕玉衣是完全可能的。

两汉王侯贵族墓中随葬玉器,源自汉代人对玉的崇拜和迷信。《后汉书·刘盆子传》载,“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描述玉衣具有使逝者身体完好如生者的功效,保证死者之魄有所归依,早日飞天成仙。

鎏金银狩猎纹铜当卢:1968年满城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长25.3、上宽13.7厘米。正面以鎏银衬地,其上线雕并加鎏金纹饰。作里外双重郭线,装饰对称流云纹图案,从上至下似藤绕蔓缠,生动流畅。图案以内郭线分为内外两组。外圈下部是一条张口吐舌,身躯柔曲的螭龙,其上分布着流云,云间有朱雀、野猪及各种怪兽,形象逼真、生动。内圈除了装饰以环绕对称的流云及动物,还逼真地勾描了一幅猎人的狩猎图。猎人高鼻,头戴尖帽,身着对襟短衣,挽裤及膝,身躯矫健,扭身向右,拉弓满弦瞄准一动物作射猎状。当卢背面作钮,上为两个平行竖钮,下为一横钮。当卢是系在马额头中央偏上部位的饰品,通过额带固定在马鼻革与额革的交接处;背面有钮可供穿系皮带、璎珞等。在中国,一般认为当卢在商代已经出现;西汉时期十分盛行,制作与使用非常普遍。作为马饰的一部分,当卢与人类对马的驯服、使用和审美息息相关,不仅可反映所属主人的地位,还能反映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社会经济生活状态。

据悉,观众除了可以现场参观,还可通过青岛市博物馆官方微信、微博,以及将在近期上线的语音微展览、虚拟展厅等方式,尽情领略河北院藏汉代文物的风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美术视频

与"冀地汉风·河北博物院藏汉代文物展"相关的文章

热门美术展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