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何为东西”张肇达油画与水墨画展在北京山水美术馆圆满开幕,近6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此次“何为东西”画展是继去年“何为艺术”的续篇,展出艺术家张肇达油画与水墨画近70幅作品,当中包含初次展出的主题系列作品“西藏记忆”和“禅境”,旨在邀请观者在思考艺术本质之后,再通过艺术作为载体去思考文化的本质。
策展人文迪女士,山水美术馆策展人华兴先生,山水美术馆馆长孙越女士,艺术家张肇达先生,北文数字(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桐先生
在本次画展开幕式中,特别呈现了张肇达艺术的多面性,别开生面的在美术馆展厅内举办了一场时装秀。进一步将张肇达对东西文化艺术的理解,以更生动立体的方式诠释给观众。
长久以来,“文化”的指向一直与知识相关,指的是人受教育的程度。直到十八世纪末到上世纪初,“文化”才被赋予了另一个意义,指人类通过遗传以外的方式,跨代传递信息的能力。
“文化差异”从曾经被看作为教育程度的差异,转变为具有独立价值并必须被尊重的差异。没有一种文化比任何其他文化具有更真实的世界观,文化之间不能以任何普世的尺度来作比较。
在“东西文化”被不断提及的当下,我们曾否深刻地审视过“文化差异”的本质及其哲学意义。
张肇达的艺术生命充满着哲学性,呈现着他对东西艺术差异的深思。他的作品反映着他对东西文化差异的尊重,他的油画直接而强烈,他的水墨间接而延绵,没有肆意地重构,只有内化地交融。他将西方油画对空间张力的把控,转化至水墨作品的层次中,将东方水墨对线条节奏的追求,运用至油画作品的笔触中,尝试用自己的艺术生命去谨慎地寻求文化艺术之根本。
他的创作就是一场沉静的自我对话,探讨着何为东西文化之根本?艺术之真谛应相对于文化存在?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
小议山水画之“正、大、雅、静”
“武松杀嫂”大尺度雕塑引争议:创新还是低俗?
秦小篆《峄山碑》临写技法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二)
艺术教育如何面对文化困境
影像批评:景观摄影已成“摄影景观”
钟刚:2013中国美术馆观察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三)
中国书画技法
剪纸类别划分的设想(组图)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一)
色彩鲜艳的油画棒砂纸画
挑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
艺术家:工笔当道实为中国画的悲哀
油画色彩的形态及功能琐谈(图)
关于水墨“还乡团”与传统“回归”
专家:不能把独克宗大火简单归咎于商业化
绘画中的简单透视(人物)
艺品鉴赏
黄永玉:在艺术的蜜缸中游走
谈谈怎样画人物速写
什么是透明画法和“光学灰”
色彩的心理效应
马遂千里志,御风行天涯——马年话马
邵大箴:纪念齐白石先生的当代意义(图)
热画法与冷画法
水墨知识:布白与简笔
明代才子文徵明的低调与奢华(图)
人民日报评论:博物馆切忌因商而伤
观陈有杰先生画马: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