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4 日9:30,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英国当代艺术家协会、英国皇家学院水彩艺术家协会主办,温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温州市楠溪江旅游经济发展中心、鹿城区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洞头区旅游发展中心协办,英中经济文化促进会、永嘉楠溪书院联合承办的“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写生与展览”开幕仪式在永嘉楠溪书院隆重举行。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合作局公使衔参赞项晓炜,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维国,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吕朝晖,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朱云华,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李方喜,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副主任周怀中,永嘉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新,温州市楠溪江风景旅游管委会主任戴春光,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交流合作处处长金素,永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麻伯崇,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楠溪书院名誉院长张如元,以及本次中英文化交流参与艺术家、理论家、策划人及各界人士300余位嘉宾莅临出席了本次活动开幕仪式。开幕仪式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李方喜主持。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维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合作局公使衔参赞项晓炜,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朱云华,永嘉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新,英国艺术家代表罗伯特·肯分别致辞。本次活动策划人周建朋介绍了展览情况,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吕朝晖宣布活动开幕。
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维国在致辞中讲到:“温州与英国的交往由来已久,渊源颇深。1876年,英国领事馆和瓯海关建立,温州港正式对外开放,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在仍然伫立在江心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年来,温州与英国的交往更加密切,2016年举办了温州英国文化周、弗朗西斯·培根艺术展。2018年,我们更是在剑桥大学挂牌成立了温州首个世界顶尖学府海外人才联络站—温州—剑桥大学人才联络站;英国剑桥科创园中国中心也于去年与温州结缘,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等。今天,我们开展中英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活动,这是我们友谊的升华,合作的延续。中英两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文化艺术的交流是人文交流中最具活力、内容丰富的部分。期待双方文化艺术界以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推动中英文化艺术交流与创意产业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更好地助力中英关系发展的黄金时代。”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合作局公使衔参赞项晓炜在致辞中讲到:“我想用三个完美来形容本次活动:第一、正确的时间,在不到一个月后我们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70年中,我们全国人民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其次,本次活动是举办的第二届,我们希望国际文化活动在温州长此以往的继续下去;第二、正确的地点。温州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试验田、排头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鲜活的社会实践与创新,这是我们艺术发展的沃土;温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第三,我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主题。当世界处在一个大的变革时代,各种思想都在涌现。他们提出单边主义、文化冲突……等观点的时候,我们此刻需要用一个更加正确的文化观点来回应他们。本次活动选择伦敦遇上温州的时候,我们孕育着一个新的文明发展方向。在此,我们通过文化交流超越隔阂,通过文化互鉴超越偏见,通过文化合作超越对抗,通过文化共存超越敌视。”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朱云华讲到:“温州地处浙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称为‘东南小邹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同时还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温州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脉纵横,风景秀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境内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众多艺术家写生作画的首选之地。今年的5月份,温州开启了打造中国最美国际山水写生基地的新篇章。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活动,正是中华文化与英国文化和谐共生的最好见证。我们希望通过中英两国艺术家之间的交往,以文化结缘艺术、以艺术推动旅游发展,在艺术和文化的互学互鉴中实现国与国、城与城的互利共赢和进步发展。”
永嘉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新讲到:“近年来,我们顺应大众旅游时代新趋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5A级旅游景区,积极培育民宿等新兴业态。全县接待游客数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高位增长,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浙江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等荣誉。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温州建设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诗画浙江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英国艺术家代表罗伯特·肯在致辞中讲到:“我们都在探究世界的意义。这次活动彰显了艺术在所有文化中的重要性。艺术在任何时期都非常重要,当下尤为如此。不论是从文化,经济,还是环境上说。自然我和我们不可分离,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创作的想法、灵感肯定源于内心。绘画是诗意地表达我们生活经验的方式。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本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带着万分的感激,相互分享,相互学习。我们很荣幸,也很期待能够在未来的两周内和中国的艺术大师共同创作。”
本次活动策划人、参与活动艺术家、北大博士后周建朋介绍了活动情况:“我们今天的活动是继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之后的第二场中西文化交流项目,之后还会陆续举办当罗马遇上温州、当雅典遇上温州、当纽约遇上温州等项目,试图通过艺术使中西文化得到很好交流。我们的活动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英艺术家赴温州写生、展览、研讨,时间是2019年9月1-15日。第二部分是中国艺术家赴英国伦敦举办展览和写生(时间大约为2020年10月)。我们相信通过接下来一年多时间中国艺术家与英国艺术家的交往会开启我们对东西文化在近五六百年来发展的思考,也从艺术家与艺术家的交往增进两国的交往和对文化的认可。”
文化,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词汇。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史的见证者。艺术是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篇章,无论是远古的岩洞壁画,还是摩崖石刻,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被用来表达感情、记录历史的艺术形式。同时,艺术也是全球共通语言。艺术可助力文旅,可沟通民心,可联系世界,可让这个世界变的更美好。无疑,艺术也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催化剂之一。
温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中国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十九大开启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为温州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沃土。那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温州将肩负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同样,也将获得更好的国际发展空间。“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系列活动是暨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举办的“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后的第二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活动得到了两国各级政府部门、艺术家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认同。以全新的文化交流形式,为彼此的文化、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打造诗画山水、温润之舟的品牌。希望通过“请进来”与“走进去”的深层次文化交流,打造温州全新的国际名片。以“遇上”出发,搭“艺术”桥梁,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中扬帆起航。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坚定不移地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以艺术之美,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系列活动于2019年9月1日-9月14日在鹿城、永嘉、乐清、洞头等地展开,分为展览、论坛、写生创作、文化考察等环节。安·布洛克丽、罗伯特·肯、玛格丽特·霍纳、艾蜜丽·葆、可莱尔·弗里德、乔治·波利蒂斯、约翰·堡、耐尔·亚当斯、汤姆·沃伊斯、刘曦林、程大利、尉晓榕、林容生、何加林、张谷旻、周刚、陈航、张继刚、丘 挺、李江峰、朱沙、庄重、周建朋、丁宁24位中英两国艺术家、理论家参与。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博士后周建朋担纲中方总策划,英中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李臣担纲英方总策划,陆宇担纲策展人。
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风铃叮当》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让音乐与美术结缘
《前前后后》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的几点反思
美术教学有感
《布贴画》教学反思
《奇怪的图形》和几何图形
带领学生走向创造之路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走出教室 感受自然
也谈转变美术教学理念
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
“命题画”美术教学反思
突破陈旧 勇于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我见
由“对比法”引出的设计课
美术教学中的教育作用
《贴树叶》反思
一堂课引发的关于小学生学习中国画的思考
低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写意”造型对中国画教学问题的探讨
色彩调配教学的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寓德育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反思语录
创设情景 寓教于乐
对美术教学的反思
《命题画??过年》的教学反思
一堂贴近学生实际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