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肖像画题材丰富、写实技法多种多样。张庚(1685-1760)在《国朝画征录》将肖像画的写实方法概括为两个派别:墨骨法和粉彩渲染法(江南法)。实际上明清时期的肖像画写实方法很多,比如“勾勒法”、“白描法”、“凹凸法”等。这些写实方法在明清的不同时段和地域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承和发展。明清肖像画区别于以往各个朝代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西方古典油画影响下的风格转变。
明代早期的肖像画基本秉承了唐、宋、元以来的中国传统勾线赋色的写实方法。明代中期的肖像写实技法,更加注重色彩的晕染。从明代后期开始,由于以利玛窦(1552-1610)为首的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油画肖像作品,进而传来了西方的绘画理论、观念和技法,从而使得中国传统肖像画的写实观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也为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利玛窦最初来华传教时携带的西洋油画是圣母和耶稣像,他的传教首先从民间开始,所以民间画师最先看到这些圣母和耶稣像。明末,吸收西洋画的优点又有自身鲜明风格,且影响最大的肖像画流派当首推曾鲸(1564-1647)创立的“波臣派”。到清初,由于汤若望(1592-1666)、南怀仁(1623-1688)等西方传教士供奉宫廷,他们带来的西洋油画直接影响了焦秉贞等宫廷肖像画家。
在汲取西画有益成分的基础上,清代肖像画的写实风格更加鲜明。清代康熙朝(1662-1722)以来,西方古典油画肖像的写实理念和方法对中国肖像画写实的影响更为深刻和广泛。比如,焦秉贞之后,清宫画家冷枚(约1669-1742)和莽鹄立(1672-1736)等人也大多运用以西洋画法为根基的肖像画法。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意大利画师郎世宁(1688-1766)的到来使得西洋画法在清宫的影响达到高峰。西方传教士的肖像画法被清代学者称为“海西法”。康熙帝并不欣赏“海西法”肖像画人物面部的光影效果。因此,郎世宁对“海西法”进行了适当修正与改造:保留了造型准确、富有立体感的特点,但均取正面光照,以避免由于侧面光线照射下所出现的强烈的明暗对比,从而使人物面部清晰柔和,更加符合东方民族的欣赏习惯。郎世宁之后, 西方的传教士画家主要有法国人王致诚(1702-1768)和捷克人艾启蒙(1708-1780)等。
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古典油画肖像对中国明清肖像画的影响主要遵循这样的线路:从地域上看,由沿海到内陆再到西部。从人员上看,明代主要由民间画家到文人画家,很少影响到宫廷画家。清代主要由宫廷画家到文人画家再到民间画家,在宫廷和民间先后形成主流。从时间上看,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中国的20世纪初。
概而言之,明清时期在西洋画法影响下,中国肖像画的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西洋画法造型观念和方法的传入,使得肖像画的画法由传统的线造型为主逐步转向体面造型为主。肖像画开始重视形体和结构的重要性,而不再是单线勾勒或勾描,之后平涂赋彩。线在肖像画中的首要位置开始逐渐被动摇、弱化甚至取代。这种改变在面部造型上尤其显著,人物面部中线条的运用在减少,而面的运用渐渐增多,线结构逐步转换为体面结构。面部的塑造不再带有平面化趋向,而量感、体积感都在加大。这些变化到清代尤为明显。
其二、明代之前的人物画和肖像画几乎不涉及光线和明暗。而随着明代西方古典油画造型观念和方法的传入,使得肖像画开始重视对光线和明暗的表现。
西洋画带来的焕然一新的明暗和光线的造型观念深深影响了明末以后的中国肖像画家。比如,清代肖像画家丁皋(?-1761)在《写真秘诀》中,已开始注意到光线对于面部五官塑造的重要作用。
其三、西方古典油画造型观念和方法的传入,使得明清肖像画的渲染法发生了转变。在明清肖像画的写实技法中,用笔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加大,逐步渗透到用笔的皴擦渲染等一系列技法中。用笔不再是单纯的勾描,而更注重渲染皴擦,这大大不同于以往。比如清代肖像画家莽鹄立(1672-1736)就擅长以渲染皴擦的方法来画肖像画。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肖像画以线造型为主的写实方法在中国这个包容性和传承性极强的文化土壤里,并没有、也不会灭绝,它依然在中国的画家群体里持续发展着。比如,清代中后期的沈宗骞(1736-1820)就十分注重“笔机与神理”协调统一的肖像画创作理念。他既重视忽然“瞥见之时”的神,也重视基于“笔机”的形,从而使得神和形达到“天然之妙”。这种肖像画写实理念影响深远,甚至一直影响到近现代和当代的肖像画创作。
“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艺术重庆首展
江西龙南三友艺术展在湘开幕
艺术书展成新风潮 abC上海艺术书展8月30日开幕
2017年吉林美术联考/统考色彩考试题目
“同筑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展在京开幕
秋风扇微和:中国当代十家扇画展开展(组图)
2017年北京美术联考/统考色彩考试题7
故宫展出151件(套)克里姆林宫艺术珍品
春耕画卷标上展
“陶味道——器·王乐耕陶艺作品展”在京举办
金银纪念章如何正确保存?
小议湖北省造宣统元宝
“丝路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展柏林开幕
晚清“五子夺莲”苏绣
“三大国展”今秋齐聚山东 合力打造文化艺术盛宴
画出扶贫路上的感人故事——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精选画展
151件克里姆林宫文物亮相故宫神武门城楼
国图将展出三百多种珍贵典籍
赏心悦目的清雍正绿釉瓷盘
2019北京艺术博览会开幕 8000余件中外艺术作品亮相
山水丹青“大匠之门·醉匠心” 赋能中国文化新力量
乾隆青花带盖锦纹壮罐
山西美术统考考题(汇总)
千禧一代为何狂宠潮流艺术
“自然界的形而上II”——Bill Claps个展北京启幕
“舞墨东方”孙安民2019长沙画展开幕
“第二届当代青年陶艺双年展(提名)“在筑中美术馆启幕
“文脉传承,时代生辉”当代书画名家走进邢台书画展开幕
时代新章:吴尧辉、高敏黄杨木雕精品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组图)
中国旅澳华裔画家张鸿俊在悉尼举办“中国的标志”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