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2020年8月1日,“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在中关村壹号壹美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盛葳担任策展人,邀请隋建国、谭平、张羽、朱金石参展,以独特的视角聚焦4位当代艺术大家的代表性作品及其背后的“工作方法”,借此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现象进行理论建构。
前言
艺术家如何工作?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这可能极为陌生,也毫无意义。人们关注的是美术馆墙壁上和展台上,那些被打上聚光灯的“艺术”。至于作品怎样被创造、过程如何,并不重要——它们只是服务于最终那个“结果”的“手段”。公元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讲述了一个艺术起源的故事:一位柯林斯姑娘的爱人即将渡海远行,为了永远留住他的形象,姑娘在墙壁上描摹下油灯照映爱人的影子——绘画从此诞生;随后,姑娘的父亲用泥土塑造了小伙子的面部,并镶嵌在墙上描绘好的轮廓中——雕塑从此诞生。
这个故事说明了艺术最初的目标和方法,艺术家用恰当的手段保证了对象的精确再现,但最终唯一重要的仍是那个形象及其“意义”——永恒爱情的象征——而不是艺术家的具体工作。然而,在我们正展出的这个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由单一灰色覆盖的“绘画”,1000余块随手捏成的“泥塑”,堆积6米多高的空白画框,铺满桌面厚厚的颜料,以及带有密集指纹的宣纸……其中既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也没有任何动人的情感或者审美的形式,但它们都是中国当代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这并非戏谑,相反,它们很严肃。那么,为什么?
理解这些“艺术”的关键不是作为结果的、视觉化的“作品”本身,而是作为过程的、看不见的艺术家的“工作方法”。在这个展览的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有着极为具体而特殊的“理由”,以及服务于这些理由的“工作方法”。在这里,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艺术家的时间、空间和身体变得尤为重要,正是它们生产出“当代”的“经验”。尽管我们看不见它,但看不见的不等于不存在。现场这些“莫名其妙”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道”,让我们能够介入其中,了解和感受那些既普遍又独特的“经验”。它们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既不高雅,也不疯狂,都极为日常,就像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一个人一样。
策展人:盛葳
2020年7月
策展人盛葳现场演讲
策展人盛葳:
策展人盛葳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微演讲”,系统的梳理了艺术工作方法的历史和理论,并以4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为例进行阐释。盛葳说到:通常在参观展览的时候,观众无法看到作品的创作过程,只能看到最终的作品。作品固然重要,但与此相关的创作过程也非常值得研究。而此次展览,就是以四位艺术家各自的艺术探索和工作方法为例,讨论“工作方法”。
艺术家工作方法的展现与经典艺术作品和当代艺术作品的展现都有所不同:谭平老师单一灰色覆盖的“绘画”,在此灰色的绘画对面,则有一件影像作品,完整的记录了“灰画”的创作过程。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在沉闷的灰色下面,有着丰富的多层画面;隋建国老师的1994块随手捏成的“泥塑”,这些形象各异的泥团留下了无数个艺术家本人的“此时此刻”,身体的印迹、力道的大小、运动的轨迹,一切都自然而然,见证和记录了隋建国在具体时空条件下的一切;朱金石老师排列7米多长的空白画框,铺满厚厚颜料的绘画。朱金石老师的“厚绘画”处在视觉与触觉的交叉地带,具有强烈的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现实针对性,每一件作品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极为具体的时间、空间乃至情感;张羽老师带来的“指印”是充满密集指纹的宣纸,张羽老师用清水在宣纸上按压,“笔墨”从他的画面中完全隐退,留下的唯有宣纸和指印。最近,张羽甚至放弃了“纸”,用清水在地上指印,时间流逝,一切都不复存在,留下的唯有看不见的身体的经历和体验。
以上就是此次展览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时间、空间和身体。时间对应着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空间体现创作轨迹,而身体则力行着创作产生的经验。
参展艺术家谭平:
绘画创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画草图开始,最终完成一个想象的画面。前些年我还在美院工作,有着繁重的行政工作,不能像职业艺术家一样进行规律地创作,经常刚一拿起笔,还没进入状态就不得不离开画室。但我又热爱绘画,离不开绘画,便干脆只要有机会就拿起画笔在画布上画十分钟、二十分钟,我给自己定下规则,要求自己至少要画满这一块画布,比如我曾规定自己在十分钟之内画满整幅画。这种忙碌的、见缝插针的绘画状态使“画什么东西”这件事情消解了,画画这个行为本身变得重要起来。第二次再面对这个画面时,便会用厚重的颜色,将上一次绘画的成果涂掉。这是一个反复交替的,绘画用的板既然带有共性,带有破坏性,将以前的一切覆盖,意味着重新开始。
本次展览中的灰色作品《无题》系列,就是这样经过几次三番地画完又涂抹。现在,我很多的创作便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我将这种个性与共性、建立与摧毁平衡起来,两者既重要又不重要。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终点,作品可以不断地重复,我也可以不断地工作下去。
参展艺术家隋建国:
我在学校作为老师,开始研究传统泥塑技巧,继而去研究抽象雕塑,最后开始研究观念艺术。2008年,我在不断寻找自己的工作方法时,索性一闭眼,用一团泥捏了“盲人肖像”,然后再用传统雕塑方法放大出来,此时雕塑竟然体现出了惊人的震撼力。我继而又想,也不能老闭着眼,便又睁开了眼睛,但让眼睛“无效”,只依靠身体,依靠手的“自主性”,不断去尝试不同的捏法。2017年,我翻出了近十年捏的此系列所有作品,发现即使眼睛“无效”,但规律依然清晰可见。一个好的艺术家想做一个好的作品,成为好的艺术家,其实没那么重要,你不去控制它,它依然运转得很好。
参展艺术家张羽 :
中国绘画史与西方艺术史在艺术家面前是两座山。开始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方向:中国绘画历史深厚很难去超越,西方艺术史中获得成功的艺术家,也很难因循着他们的逻辑去超越,所以唯有在自己的认知、自己的立场之上,构建自己。画了很多年的水墨,我最终意识到这支笔对我来说是无法逾越的,只有放弃笔,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
八十年代,我开始用手指去绘制指印,直到今天历经了三十年。这之间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针对水墨画和西方绘画,我仍旧使用水墨和色彩,在指印中寻找自己的可能,尝试多种媒介:宣纸、玻璃、胶片、泥巴甚至是钢板。2005年,我突然意识到,水墨画问题的根本是水、不是墨,这样就不会留下痕迹。我发现无论怎样创造艺术,都是完成一种形式,所有的表达都只是艺术品不是艺术。我希望我的创作能离开艺术离开艺术品,离开形式,我想让形式消解,结果消失。所以现在我开始在水泥地上用水按压,痕迹不在,指印表达的所指便不复存在,这也回答了我三十年对艺术形式的思考。
总策划程辰先生宣读朱金石书面致辞:
这是一个让艺术品消失的艺术展览,作品就在眼前,但是艺术品无法看见。艺术家有意识地把完成的艺术品涂盖掉,艺术成为了涂盖后的艺术。艺术家把雕塑泥交给双手,居然还要蒙住眼睛,雕塑成为了取消雕塑过程的雕塑。水墨宣纸无疑是最有传统魅力的依据,但是水与宣纸的艺术同样也使传统不能浮出水面。当代艺术无法起死回生,新的工作方式与创造的结局让我们充满困惑,但这恰恰是中国在四十年之间艺术的根本变化,当代在我们刚刚听到它的名字时早已从我们身边走过。今天所有的观众都是幸运的,都是见证中国当代美术馆、当代批评、当代艺术的见证者。
展览总策划程辰 开幕致辞:
壹美美术馆作为民办非企业公益性美术馆,依托海淀北区最优质的文化与科技资源,推动当代艺术的研究和发展,也为科学家和艺术家交流搭建平台,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与创新。
当代艺术体系在自我建构过程中,必然存在视野之外的盲区,有的领域可能正是艺术创新的核心地带。艺术探索可以是对既定秩序的补充和发展,也可以是全新的颠覆和破坏。艺术家在构想、过程和结果之间不断的实验,这些悟道式的重复性工作产生了与其生命体验共振的愉悦或痛苦,也让艺术家跳脱出具体而繁琐的现实生活,进入一个孤独而私密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工作方法也由此逐渐显现出来。
壹美美术馆历来注重对学术展览的推动与支持,艺术家工作方法的专项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希望能够由本次展览引发更多学术讨论,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壹美美术馆执行馆长路贝表示,艺术家工作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希望能够由本次展览引发更多学术讨论,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壹美美术馆作为民办非盈利公益性美术馆,未来将努力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军昌 开幕致辞
从2014年起,海淀区开展了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工作,壹美美术馆作为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发挥了传播新思想,引领新时尚的重要作用。本次展览主题为“工作方法”,无论是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我们都要用时间、空间与身体去身体力行,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才有可能呈现出一个好的结果。一直以来,艺术家的作品的背后耗费了多少墨、多少刀纸,多少颜料和多少艰辛无人关注,但这个展览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希望能对我们普通百姓有所启迪,在过程中的努力,追求最好的结果。在实创股份的支持下,壹美美术馆做了很多高端的艺术展览,海淀区作为文化大区,希望能出现更多像壹美美术馆这样的文化机构,我们的党委也会用更多方式支持美术馆,使美术馆安心落地,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9月10日。
展览现场
《无题》谭平 布面丙烯 200×200cm 2018年 (2)
《指印 2020.7.12-30》张羽 指印行为、宣纸、水 1100×140cm 2020年
预约参观:
壹美美术馆近期实行实名制预约、错峰、限流参观。预约方式:关注壹美美术馆公众号,发送姓名(真实姓名)+电话号码,观展当天在服务台测温、登记后进入。
关于壹美美术馆
壹美美术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壹号,由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位于中国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科技条件最为雄厚、科技研发成果最为丰富的中关村科学城。
壹美美术馆为民办非企业公益性美术馆,成立于2019年,总体面积约4000平米,共有三层,一、二层为展厅,三层为研讨办公区,集合了展览、收藏、理论研究、艺术出版、衍生品开发和公共艺术研究等部门。壹美美术馆以科技和艺术结合创新为定位和目标,力求通过科技视角,持续而全面的展示和梳理中国当代艺术成果,推动当代艺术的研究和发展,为科学家和艺术家交流搭建平台,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并且开展相应的公益公共艺术活动,为中关村科技城北区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文化空间,成为一个专业而系统的美术馆体系。
开馆时间:10:00-16:30(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中关村壹号
壹美美术馆
向公众免费开放 欢迎大家有序观展
禁止携带食品饮料入场
敬请期待壹美美术馆更多活动!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怎么样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怎么样
2016年贵州民族大学艺术类专业合格分数线
湖南文理学院2016年艺考合格证已寄发
2016吉林艺术学院艺考合格证发放
2016年湖北美术学院艺考合格证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怎么样
2016淮海工学院美术类专业校考合格分数线
北京汇佳职业学院怎么样
2016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考合格证不发放
北京舞蹈学院2016年舞蹈编导(新疆预科计划)合格名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6年山东艺术类专科录取情况
2016陕西师范大学艺考合格证不发放
北京吉利学院怎么样
2016吉林警察学院艺考合格证已邮寄
陕美术统考合格考生8031人 艺术类分本科高职录取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怎么样
三亚学院2016年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即将开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6年福建艺术类专科录取情况
【速写】除了勤学苦练之外,还需掌握技巧!
2016南京师范大学艺考合格证寄发
南通大学2015年艺术类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北京体育大学怎么样
北京演艺专修学院怎么样
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考生政治审查表
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艺术类录取分数线及录取人数
三亚学院2016年艺术类校考成绩查询
河北体育学院2016年播音与主持专业合格线及合格名单
4月21日最新美考资讯导读
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