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杭春晖作为21世纪中国新一代艺术家群体里的一个非典型人物,其创作的发展轨迹颇有意味。他常被划入某些圈子,又仿佛身在其外,这正是其艺术的特殊性。水墨、雕塑、设计、美术学作为他创作的底色,使其成为一个思维缜密而又大胆践行的艺术家。从他早期工笔作品到最近的材料实验与社会学探求,彼此看似毫无关联,其实却有着一条脉络清晰的内在线索。因此,本次广东省美术馆的个展——“本之末”,并不是作品的时间性罗列,而是以考古学的方法,以举证的方式来呈现一个艺术家创作的个人途径,引导观众走入艺术家思考模式的一次空间尝试。
“本之末”展览5号厅现场
对于艺术家而言,“空间”与“场域”无疑是其近几年来的最核心的命题,而这一思考也充分体现在杭春晖对美术馆五号厅的再创作。艺术家通过改变展厅内四根立柱的平面结构,在视觉形式上,呼应了展厅内的几件《确定与不确定的再现》作品内容;同时,艺术家通过一面巨大的黑色反光墙面,将绘画与展场映射到墙面,从而共同构建了一个哲学式的命题“到底是现实模拟了绘画,还是绘画模拟了现实?”,这让整个展厅变成了一件关于绘画“文与质”的视觉思考。
相对于5号厅的绘画本体的思考,在9号厅的视觉实验,无疑是艺术家对广东在地文化的一次思考与实验。从一张墙面上彩虹的绘画作品,引出了一件由剩余的颜料罐构建的墙面,从创作思路上看,这与五号厅的视觉逻辑是一致的,但是从创作动机上看,这件被艺术家称为“巴别塔。大芬”的装置,无疑是有其社会学思考的特点,这无疑是杭春晖的又一次出走,对此,艺术家描述到:“该作品是由若干个空颜料罐组合而成,这些空颜料罐一部分是从颜料生产厂和深圳大芬村收集而来。用近1000个工业生产链的空颜料罐组成的彩虹墙,同时用大芬村收集的空颜料罐组成一个通天塔,该作品试图通过颜料罐里残存的色彩再次组合,形成一个新的视觉结构,作品通过画工的工作痕迹与工业生产遗留物之间的关系,讨论绘画与流水线生产之间的互文关系,也试图讨论艺术创作与商品生产之间的区别与定义,以及艺术权力在艺术作品中的影响。”
在不断实验的背后,杭春晖是一个创作线索十分清晰的艺术家,而此次展览,从内容上,从8号厅的工笔绘画到6号厅的绘画与雕塑结合的观念作品,十分清晰的呈现了艺术家是如何从传统一步一步寻找到自我的过程。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本之末——杭春晖的艺术实践
展览时间:2020年8月9日 - 2020年8月23日
展览地点: 广东美术馆 (中国 广州市)
策展人:吴洪亮
艺术家:杭春晖
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园林艺术系相关简介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相关介绍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相关介绍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艺术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央戏剧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介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武夷学院艺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咸宁学院艺术学院介绍及专业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艺术学院介绍及专业简介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介绍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艺术学院简介
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相关介绍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美术类院系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介绍
黑龙江东方学院艺术设计学部简介
上饶师范学院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系情简介及专业介绍
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及其相关艺术类专业介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相关介绍
江汉大学艺术学院介绍及美术类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