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西周早期著名礼器何尊、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国之重宝利簋、能够证经补史且具有高度历史研究价值的乐器秦公镈……昨天,《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在国家博物馆揭开面纱,143件重器讲述青铜记忆,邀观众品读金文精华。
展厅内,一件件重器按“金文的艺术”“金文中的故事”和“金文中的智慧”三个单元,引导观众走入神秘奇谲、波澜壮阔的青铜器与金文世界,欣赏金文艺术。策展人说,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其表面铸刻的文字被称为吉金文或金文,代表了中国文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重要物证。此次展览遴选了“青铜之乡”——宝鸡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精品143件,其时代涵盖商周秦汉等中国青铜时代的主要时期。
西周一代铭文最长的鼎是方鼎,有116字;铭文最长的觥是折觥,有40字;铭文最长的盘是逑盘,铭刻有372字……据统计,展品中涉及国家一级文物65件,多数展品不仅器形庄重典雅,而且文字清晰,篇幅较长,内容极其重要。口圆体方的何尊内底铸有一篇122字铭文,其中出现“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
造型巨大的墙盘底部铸有铭文284字,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等七代周王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等六代的事迹;装饰着饕餮纹的利簋记载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是在甲子日,并提到当天清晨岁星(即木星)当空的天文现象;多得五铢钱范的背面只有六字铭文——“多得五铢千万”,内容通俗直白……一件件展品如信使,穿越时空,传递“秘匙”,解锁历史中的家国大事,生活场景。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3日,观众可免费参观。
《把握禅机》当代海派玉雕大师代胜坤精品鉴赏(组图)
艺术界的五种撸
不可尽信印也不可不信印(图)
艺术家不读书哪来“观念”(图)
古朴敦厚自有真
透纳是不是当代抽象艺术的先行者
艺术史是给成人读的鬼故事
中国画的造型与笔墨
美术的标签化绝非个性风格
专家大师的名头是人民给的
陈履生微言
2017年浙江播音主持、编导、摄制、影视表演等专业统考网上报名开通
张弛山水画的精神还乡
版画创作中的图像利用
艺术不应是噱头
官员摄影家:认真你就输了
陈绶祥:中国画并非水墨画
孙振华:用制度保障艺术
郭庆祥:当代艺术大多是垃圾
戴丹:梵高的启示
2017年湖北美术联考考生须知
杭城油画季:看不懂不重要
孔祥东:艺术品的时誉(图)
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
艺术圈为何大师层出不穷
被全国美展接纳和被卡塞尔接纳有什么区别(图)
笠夫:诗人和画家本质上是一回事
苏坚:名义实验艺术
油画作为艺术观和使命精神的核心思考
书法作品要一纸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