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收藏者海欣处,笔者欣赏到一件清乾隆时期青花鼎式香炉(见图)。器高20厘米,面宽20、侧宽16厘米;双耳缺失仅留下方孔,有四足。最为精彩的当属四个面,每一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各有一幅山水人物画,总计八幅,分别独立成图,又相互补充折合,可谓移步换景,形成一幅山水册页的画卷。
背面
侧面一
侧面二
此瓷炉上所绘画卷是典型的中国风,十分精彩,足以彰显古代匠人的瓷绘技艺之精湛。画面山水一如梦中仙境,有山水、树亭、小桥、人物、大雁,是中国画意境与艺术精神的集中再现。工匠或许在山水画创作的笔法上有些自辟蹊径,但终究是站在文化高度,沉潜于“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的画意三昧之中,本着“澄怀味道”“以画体道”之执著,一路潇洒闲行,俨然一山水旅程中的文化行者。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水训》中道,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
笔者从鼎炉画中看到了那种“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的意境。中国山水图以墨造意,不求形似,但求意远、“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那种幽邃的神韵,那种延存正统国画技法,林泉高致,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使这一瓷上画卷演绎出了“瓷品佳器”之韵味。
江苏古陶瓷研究者王德安说:这种“鼎式香炉”器型工稳大气,作为瓷器之造型,过去多认为其始自元代,并延续到明永宣时期,现在从这件实物看来,实际上它一直至清中晚期都在承传精制之中。
该器物主要特征是:白底瓷色,白中发青;青花沉着,发色纯正艳丽,花色也有较为明显晕散;工匠手绘图纹,着笔随意却线条流畅,用色深浅有度,自然无做作;胎体厚重,器型宽实,可感胎泥比重较大,有继承元青花的影子,并不常见。
藏友王嘉华告诉我,他曾经收藏到一件“鼎炉”大瓷片,请市场上的“专家”指点,花了钱,却没有“识”出个所以然。长期以来,由于一些特定原因,市场内外的某些所谓行家,出于营利之目的,常把带有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特征的器物搞得神神秘秘,似乎一般人很难掌握其要领,非得请他们掌眼不成。如,不是苏麻离青料,就是麻仓土;不是发色深沉,就是什么青花晕散;不是铁锈斑,就是胎地爆裂;不是新仿,就是老仿……诸如此类的说头,如今鉴别要领又因人而异,整出了太多的标准或者特征,把收藏爱好者弄得云里雾里。其实,这些鉴别要领特征,在许多青花器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存在,但非绝对,也无统一标准。王先生说,有实物虽可参照,然而各个时期的青花窑址上百,胎泥非一座山,青料非一种,画工胎工非一人,批次非一窑,制绘非一手,其出品物件自然非一色,岂能以“所见之为标准器”而一统“法眼”。这是浅显之理也。
所以,收藏家们要不断学习,在收藏实践中不断提高欣赏辨识能力,要多进行年代对比、真假对比体会,不能被某些“专家”或者自以为是的玩家的主观见识所左右,尤其是不要被那种神秘化的所谓“鉴定理论”所迷惑。总之,在收藏领域中,唯有实践才能练出真知!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历代瓷花随流水,但愿好者心中存”,让我们从收藏风度走进古瓷意趣,看瓷画之卷在梦中展开,山石苍苍,江水茫茫,大雁高飞,名士归乡……让我们在一尊清代鼎炉的画卷里,领略青花世界的仙境,传承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精髓,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2021年河南省播音与主持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
2021年河南省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通知
2021年安徽美术联考考试内容
名画题材邮票 收藏切忌跟风
中国美术学院2021年取消艺术理论类专业校考
广州美术学院2021年广东省考生对应省统考类别要求的公告
2021年安徽艺术统考模块三考试说明(试行)
2021年河南省音乐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
2021安徽美术统考模块七美术学类专业考试大纲
猫眼石和虎眼石有什么不一样吗?
珍珠真品与赝品的鉴别方法
2021年广西美术联考考试内容
特纳笔下的现代世界 在光影中留下的爱国情怀
2020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亮点公布
和田玉成品与原石哪种更值得收藏?
2021年安徽艺术统考考试模块六考试说明(试行)
上海戏剧学院2021年美术类本科招生专业目录与要求
2021年安徽艺术统考模块四考试说明(试行)
2021年河南省艺术类统考实施细则权威解读
2021年安徽艺术统考模块五考试说明(试行)
2021年安徽艺术统考模块一考试说明(试行)
2021年河南美术统考考试说明
“故宫里的神兽世界”首展起航上海西岸(组图)
2021年广西舞蹈类统考考试大纲与说明
紫檀木、红木、楠木、黄花梨要这样区分
2021年安徽艺术统考模块二考试说明(试行)
艺考新趋势分析,这些变化考生及家长都要提前知道!
粮票收藏知识
202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统考考试说明
2021年安徽美术统考考试说明(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