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一藏友家中就有这样一件漂亮的漆器“盒子”,上面黑红纹路交错,据其说这是漆器中的“剔犀”…
杂项鉴定专家惠增久老师认真看过图片后表示,这是雕漆捧盒,也称剔犀。红色为剔红,黑色为剔犀,是中国最典型的代表作。这件藏品应该是清代中期的而且保存完美,不可多得。现在国际、国内市场对漆器追求的很多,由其是剔犀,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市场价格约1万到3万美金左右。
剔犀系漆器工艺的一种,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首先在胎骨上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
剔犀工艺在我国唐代始有出现,至元代趋于顶峰。因剔犀工艺器物具有耐腐蚀,耐磨擦,抗高温且愈磨愈亮等特点,在20世纪初叶在国外得到重视,目前收藏市场上,这类剔犀工艺品收藏价值较高,增值空间很大。
但在收藏这类漆器工艺品时,一定要注意保养。应避免阳光曝晒、烟熏,收藏室的湿度和温度不宜急剧变化,避免忽干忽湿,最好把漆器放在温度和湿度比较恒定的房中,以免漆器容易断裂或脱漆的情况。
自我赋译——当代艺术邀请展” 正式开幕
奇迹来袭!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开幕
奇迹来袭!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开幕(组图)
甲天下·三国源—桂林、涿州书画交流展
“东方·亮”中国光影与红木艺术展亮相悉尼
筱喻荷枫·中国未来艺术2017学院派当代展拉开帷幕(组图)
露天绘画 十九世纪上半叶自然绘画的变化(组图)
东京都美术馆:梵高 流转的日本之梦(组图)
记住这三点 做好钻石腕表的保养与收藏
首届“青年创作杯”全国高校青年美术创作大赛颁奖
何水法花鸟画作品展在香港荣宝斋开幕
西北12家博物馆丝路文物将汇聚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明代御窑500年后故宫聚首
第69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
何兮·何佶佴艺术展在之禾空间隆重开幕(组图)
湖南南县考古发现九座古炮台 圆形环绕疑古城遗址(组图)
石涛与八大山人:终身未见 情深意切
美国腹地的8000件中国文物: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组图)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推出新展 《马克思·恩斯特:绘画之外》
大型俄罗斯油画展在哈尔滨举办
达芬奇还画了一幅裸体蒙娜丽莎?卢浮宫揭开谜底(组图)
江诗丹顿 阁楼工匠的秘密
“静自出尘——张爱玲绘画展第一回”在京开幕
马焘和他的MacGuffin展览亮相言午画廊
19世纪广州的通草纸画:清末珠三角的老照片
“王世襄先生告诉我传统文化的门道”
毕加索的意大利之旅(组图)
湖上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
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六件中国当代玉雕作品
“偏斜取势”得自何方“苦铁金石,亘贯书画——吴昌硕作品展”策展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