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土星照命
展览时间:2020/10/25~2020/12/13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6号楼, 200060-(香格纳画廊)
主办单位:香格纳画廊
参展艺术家:陈丹笛子、林钰玘、秦晋 香格纳M50很荣幸将在2020年春季的第一个展览《土星照命》中,呈现来自广州的三位女性艺术家秦晋、陈丹笛子、林钰玘的影像装置作品。陈丹笛子和林钰玘曾师从秦晋,并发展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和内容。本次展览借用美国当代作家苏珊.桑塔格的作品《土星照命》为题,桑塔格用‘土星气质’来描画以本雅明为代表的这类思想家的精神肖像。土星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它携带着忧郁症和孤独症患者的特质,沉迷于宇宙孤独的漩涡之中,自我漫步、幻想、依赖于梦……此次展览希望集中讨论的正是艺术家极具沉郁幽闷的气质特征如何对其作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三位艺术家的创作中恰恰都渗透着这种“土星式”的敏锐,忧郁的人会成为最大的瘾君子,因为真正上瘾的体验总是一种孤独的体验,她们把这种欲望分别投射到“回头的自我阅读”、“捕捉自然的感官”以及“对自我真相的追逐”的热忱里。
在秦晋的叙事中,记忆,作为往昔的重现,将一幕幕旅途中的平凡时刻变成一幅幅画面。时间在回忆中成了一种约束和不足,把对自我的回忆压缩成空间,压缩成先兆的结构,营造一个关于失败的纯洁景象。
陈丹笛子依旧把自我的疏离带入到作品中,既化身为城市中一个孤独的人,也化身为城市中的一只鸟,探讨在城市与自然紧密状态当中彼此的欲望和缺失。她从城市之间的变化无常的、敏锐的、微妙的关系中逐渐生成自己大量的情感,并迷失于其中。
林钰玘一直无法想象她影片中的人该以什么面孔出现,因为她也无法描摹出“我”的样子。这些脸被生活啃食,再用孤独填充,再被别人随意涂改,再用时间去修补。来来去去孤独都是唯一的主角,而时间是唯一的摄影师。时光最终会框扶住一个人的面孔,成为岁月的遗照。
关于艺术家
秦晋
1976年出生于中国广州。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秦晋的作品媒介多样,主要有绘画、影像、装置及文本写作。她用独特的视角体察个人历史如何附着在意识形态环境中从而产生复杂的变化。
陈丹笛子
1990年生于广西贺州,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在广州。创作涉及录像、装置、摄影及文学。她的近期作品探讨的是在与自然或人工的日常现象偶然遭遇时的感知和体验,其中不乏疏离的人类情感,以及希望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想象来获取疏离之外的宽慰。
林钰玘
1994年出生于福建福州,201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广州。林钰玘的影像和装置作品更多是对现实世界真相的提问,包括对自我的真相,以及社会传统观念中女性的身份。可以说艺术家用图像写作或者作诗,象征手法常常被运用其中,创作语言纯粹而有力,作品毫无畏惧地表达了人性中的欲望、不安、孤独和虚弱,这正是林钰玘作品的感人之处。
2019年广东美术联考考试内容与形式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以形写神》第2课时教案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中的红屋顶》第2课时教案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书法的结构之美》第3课时教案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灯饰的设计与制作》第1课时教案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第2课时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纸风铃》教案
踏雪寻梅笔筒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第1课时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教案
太原发现唐代墓葬 壁画显示墓主身份不寻常(组图)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黑白世界》第2课时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手型的联想》教案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千姿百态的水》第2课时教案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中国美术作品概览》教案
四年级美术下册《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千姿百态的水》第1课时教案
中国五大名窑瓷器特色
一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色彩》教案
13位中外艺术家反思“机器人间”
一年级美术下册《介绍我喜欢的玩具》教案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视觉中的红屋顶》第1课时教案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书法的结构之美》第2课时教案
新湘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画故事》第1课时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我和昆虫》教案
百种珍稀古籍残片亮相《李阳泉藏古籍残叶暨题跋展》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第2课时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童话城堡》教案
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画家笔下的质感》第1课时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画自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