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清代“百子千孙”筷笼
偶然的一次,我在古玩市场碰到一个古色古香的物件。一番把玩后,才知道这是个古代的“筷笼”。随着塑料、不锈钢餐具和消毒柜的出现,这种看似笨拙的玩意儿已经日益淡出人们的生活。出于好奇,我便买下来收藏,慢慢地,我也对筷笼收藏有了一定研究,并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藏品。
图2 筷筒上的纹饰及文字(拓片)
筷笼在我国古代叫作“筲”或“筩”,我们地方方言叫作“饭箸笼”。因为筷子在古代称为“箸”,《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另外民间传说大禹治水时,以树枝捞取熟食而发明筷子,说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相当悠久。而筷笼就是装筷子的容器,就像刀鞘是刀的容器一样,其最早可追溯到宋代。
由于筷笼属不登大雅之堂的日常用品,因此,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并不为人们所重视,永远或挂或蹲在厨房、灶间的一隅,默默无闻,埋首终身。然而在民间却有这样的传说——哪家筷笼筷子多,就说明他家人丁兴旺,因此,筷笼也是吉祥祝福的象征。
在筷笼的材质制作上,现在世面上能见到的筷笼,大概由陶、瓷、紫砂、竹、木、砖雕、金属、塑料等八种材质分别制成。我收藏的这几个筷笼,从材质上看,有陶、瓷、紫砂和砖雕四种。从年代上看,有清代砖雕的“筷笼”;有民国的陶、瓷筷笼;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筷笼。
筷笼正面大都有文字或吉祥图案装饰,其涵义深刻、寓意深远,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的正面阳雕“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文字,一般为繁体楷书,颇具端庄。由于“梅、兰、竹、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的形象,广泛用于诗文描写、绘画或建筑装饰,有的筷笼也把它们作为装饰物。也有不少的筷笼以戏剧人物作为装饰图案,更耐人寻味。
这款清代“百子千孙”筷笼(图1)为黄釉瓷质,长约20、高12.5、厚5厘米,重约730克。其正面刻有老寿星、鹿和蝙蝠等图案,象征“福禄寿”齐全,其两侧为“百子千孙”和“状元及第”字样(图2为拓片)。整个筷笼造型古朴,做工精细考究,而且据目测,这个大筷笼至少能放50支筷子。在古代,人们的生活非常注重家族式的生活礼仪和习惯,而这件瓷筷筒可以说是一件实物见证。
收藏筷笼属于冷门,因此价格涨幅不高,但我觉得筷笼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盼,收藏筷笼,不仅可以重温那些时代的记忆,而且,筷笼因其实用与文化相结合的独特表现形式,可以从中去品赏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文化气息。
日本东京即将举办“少女革命原画展”
王琦水墨新旅程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萧纯园国画展在交大开幕
“新金陵画派”传人秦剑铭来深办画展
新加坡著名油画家湖南长沙举行油画展
2013大连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何昌林画展在营口开幕
“春上南枝”花鸟画展昆明举办
鲍京科画展亮相
悦心轩举办邹莉工笔画展
交互视像——2013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
陈玉先从艺50年水墨舞蹈画展开幕
“融你我 融无限”画展开幕
艺术大师赵无极在江苏长大 画展将亮相南通
2013年参观奥斯陆史上最盛大的蒙克画展
“新土画展”将走进韩国首尔
李骏逸个人水墨画展在津举办
陈万年书画展在汕尾举行
赵洪星国画展昨举行
超写实油画大家-冷军油画展海南巡展
首届仙鹤精神书画展
李一松国画展
鲍京科《墨韵》中国画展美术馆开幕
海派连环画中心推出两大画展
“大美青海”画展展现玉树灾后重建景象
樊昌哲新水墨画展展出
巴黎大区奥赛市举办吴署中绘画展
索菲亚之春版画展将在天津滨海新区汉沽拉开帷幕
列宾美院当代名家精品油画相继在北京、成都亮相
设计之道——余秉楠50年回顾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