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12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赫然展现,让公众得以“发现”和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孙博文(1938-2003),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白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63年孙博文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后孙博文离开沂蒙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的绘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多以大写意为主,无论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都呈现出气势磅礴、笔墨奔健、自由率真、流光溢彩的大格局;特别是他的山水巨幅作品,一改山水画的传统观念,由原来纵情山水的自我赏玩,转向适应于公共空间的延伸与拓展。
展览分为上篇“时代华章 立传山河”和下篇“淋漓异彩 苍润化境”两个板块,展示孙博文一生丰富厚重的艺术积淀,重点突出其敢于变革和突破的艺术革新精神,也呈现中国画在20世纪发展历程中融合中西,创变求新的探索路径。从展品中亦能看出,他不仅在山水画上成就显著,还是一位博学多能的学者型画家,在花鸟、诗文、书法、印章等方面均有很高的建树,其诗文格调朴实清雅又兼具禅机,书法、治印融汇贯通,与画面交融互生。
作为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指出,孙博文的艺术具有鲜明的革新意识和时代面貌,具有师法造化和物化于心并重的特征,并且还是一位博学兼修且具有革新精神的画家——他以诗意的画境进行古与今、中与西的交融,达到自然造化与精神世界的交织,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中彰显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新路。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22日。
人体素描中的腿和脚
素描中的两个整体
素描中的打线条术语语汇
注意素描中的画面规则
素描复杂物体的形体结构
素描绘画中的动与静
素描透视中二点透视是什么
结构素描:机能与结构意识
素描中常见的错误姿势
素描构图原理及实用技巧
素描透视中什么是一点透视
素描艺术的中国历史简述
素描知识大汇总(入门篇)
素描常识:素描和速写的区别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2015年承认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美术统考成绩
素描基本造型:点线面透视
设计素描的表现方法有哪些?
人体素描中男女人体的相对比例
结构素描的特点与构成
学习素描从多大年龄开始好?
人体素描之球窝状关节
素描明暗关系的六个绘画技巧
人体素描中步行和奔跑的姿势
素描几何体灰部的画法
素描关系:什么是亮暗分开?
素描绘画中的虚实关系
速写衣服管型(带型)皱褶原理讲解
画素描用什么纸
画素描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人体素描之头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