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试时对明暗关系的把握(色彩明度)
美术高考生画色彩时,不注对明暗关系的表达,也有过分强调明暗关系的。这样画面层次比较单一。色彩力度不够,造成“粉” “里”“灰”的现象,其实素描是绘画基础,色彩是绘画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很多考生没有很强的造型能力,以至于画画塑造能力不够强烈,但是只画素描关系的色彩也不是好的色彩画。
二、应试时对 色彩关系的把握(色调)
很多美术高考生画色彩静物时,只注意单个物体的色彩关系,而忽视一组静物的色彩气氛,一张画逞现给人的总体印象,一幅画的整体色调,多数学生画画出现“花”“脏”“里”“乱”“粉”等各种因素,这些都是对整体关系把握不足。
三、应试时对色彩纯度的理解(色彩纯度)
静物色彩的纯度取决于整体色调的安排,如果整个很灰,就不要画出很纯的物体,这样破坏色调,如果静物很花乱,就应该降低纯度,让画面和谐,前面的物体可以画纯一些,后面的就灰一些。依照画面的需要安排纯度的变化。
四、应试时对固有色的把握(固有色)
一个物体的固有色是光决定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其实对固有色的把握很简单,因为它们很明确,但是画色彩不能只画固色,要把冷暖和固有色结合起来画,依照感受画。
五、应试时对物体冷暖关系的把握(色彩的冷暖关系)
大多数美术高考生都知道三组对比色(互补色),这是构成冷暖的重要部分,其实同类色里也有冷暖,所以冷暖是相对而言,要灵活运用冷暖,不同的物体也相互比较就能很好的区分出它们的冷暖和不同的色彩属性。
六、应试时对环境的理解(环境色)
环境色是物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能故意加强环境色,这样画面会有很生硬,根据对象的真实感受来,环境色一般在物体的暗部,当然不同质感的物体亮部也有。把环境色和整体色彩关系一起画,就会更加和谐。
七、应试时对空间关系的把握(色彩的空间关系)
一般的美术高考生很难画好空间,对于空间的表达不但要画素描关系,也要画色彩关系。素描关系通过黑白灰来表达,画时注意白色和重颜色的成份多少。色彩关系通过冷暖来表达。物体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会有不同的冷暖变化,通过对比它们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能画好空间关系。
八、应试当中不同物体质感的表达(质感)
很多美术高考生问:“老师玻璃怎么画……”。我没有具体说怎么画,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色彩和表现手法应该有不同的变化,不能总按一种方式去画所有物体,通过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笔触能很好的表达物体的质感。也给画面带来生动性。
九、应试中的风格问题(表现)
风格对很多美术高考学生来说是一种误导,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风格问题。很多学生问:“老师这样的风格能考上美院吗?”我也很难回答,我只能告诉学生,你把这些基本的东西都画好,考什么都行。其实风格是一个人对绘画的表现和喜好,南方人画色彩很明亮,中国美院色彩漂亮好看,大块笔触。北方人画色彩很厚重,整个色调很暗,注重造型。大多数学校运用切面画法,固有色较多,中央美院喜欢高级灰,结实,清华美院喜高亮调子,整洁、清晰。其实只要把色彩关系画好,考什么都行。
280余件精品亮相国博回溯中国素描艺术百余年
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类考试科目与内容
2021年宁夏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通知
Jardin Orange艺术公馆2020年度联展开幕
广西艺术学院审议通过202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方案
2021年重庆市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实施办法
十点睡觉艺术中心×铜场计划联合推出新展“感性沙丘”
2021年甘肃美术联考时间12月20日
第十二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在杭落幕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即将展出
中国百名油画家历时三年为黄河绘制“视觉史诗”
华侨城盒子美术馆呈现汤国&金亚楠双个展
2021年宁夏美术联考考试内容
从徐悲鸿、潘玉良、周思聪等作品回溯中国素描百年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高峰论坛聚焦中国近现代艺术(组图)
2021年四川美术学院造型类考试内容
四川美术学院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大纲
120件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德国博物馆展出(组图)
2021年宁夏艺术类校考规定
四川美术学院2021年书法类专业考试内容
“天下黄河一一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作品展”首站在银川开幕
公益展助力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
山东发现东汉古墓 距今约有1800多年历史(组图)
看见城市的光:LIGHT IN光影艺术展开幕(组图)
无界——王西京2020水墨艺术展
光之永恒 | 克劳德·莫奈:追逐光影的人
赵半狄在展厅搭建了一所“小窝”,昊美术馆呈现“双展”
2020深圳湾公共艺术季“智识城市”大展(组图)
延边大学2021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金丝路空中艺术馆举办“丝路传承·青花山水”黄俊杰原创艺术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