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括与取舍
对有利于表现形体结构,或有利于处理各种艺术关系部分,清晰的自然要取,不太清晰的也要通过取提炼出来,对表现形体结构不利,又无助于艺术处理的部分,无论清晰与否,则要毫不犹豫地舍弃。
2、对比夸张
对比是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它在人物动态速写中的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疏密对比:
疏密对比是指画面中人物的线、面组合排列的关系。它的运用首先与取舍密切相关,取则密,舍则疏,密则繁,疏则简。疏 密来自取舍,对比则是取舍的依据。根据人物动态与服饰特征而定,在大的疏密关系制约之下,再注意到具体的疏密变化,古人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即是此意。
(2)虚实对比:
虚实既与疏密有关,也与轻重有关。疏密是线,面排列、并置之远近,虚实则是线、面之有无。古人曰:“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线面的组织安排,要看到空白处,亦即疏处,空白大小不一,疏密自然有变化。
轻重则是虚实的另一个对比概念,主要是指密处——亦即实处的具体变化。轻则虚,重则实,以轻托重,以虚衬实。可以表现形体结构的空间感。
(3)长短对比:
长短对比主要是指以线完成或基本以线完成的人物动态速写而言。线的长短与疏密有关之处,短线则密,长线则疏,但这种规律只限于轮廓线,形体内部的疏密,关键在于线的排列远近。整体效果短线过多,画面效果易于破碎;长线过多,画面效果则容易简单化。长短对比是指对应关系而言。长多则用短的调整,反之短多就用 长的补充,才有线条的变化。
(4)曲直对比:
一张画里面曲线多了容易感觉到软弱,直线多了则感觉呆板。直中有曲,曲中有直,线的运用自然就会有一种轻松感。曲直对比变化的同时也可以构成人物形体边缘 上的起伏变化。起伏变化是曲直变化的衍生状态,形体外缘的凹凸、高低不同,可以使线条更具美感和表现力,也使人物动态更生动。
(5)黑白对比:
黑白对比可以使画面效果响亮,加强表现力度,它的对比效果运用,一般有三种类型。
A、利用光源的关系,加强局部黑白对比。
B、利用客观物象的固有色度、加强整体的黑白对比关系。
C、运用取舍的原则,人为的艺术处理,加强平面色块的黑白对比关系。
公共雕塑应对接大众审美
李莉娟:我眼中的祖父李叔同
水墨韵味与西画的完美融合
任海丁:从绘画高仿真说起
何家英:聂危谷的都市彩墨画展观感
关良:稚拙天真弥入味 简笔新韵皆妙趣
瓷器纹饰婴戏图:历代社会万象的见证者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组图)
张岚军:跨界是拒绝自我复制
泼彩的前世今生
造梦者夏加尔
谁给艺术戴上抑郁的帽子
上交文物获500元奖励 合理吗
陈正雄:台湾抽象艺术未受到外力阻挠
李硕:诗书画印兼通并非是神话(组图)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坠马髻颈枕火爆引发思考(图)
非遗需避免文化物流式的传承
张羽:毛笔皴擦掉了当代水墨精神
千难一易画古都老屋(图)
王晓珞的水墨世界
抽象艺术终于让人看得懂了吗(组图)
造佛记:克孜尔佛像现实版(图)
朱尚熹:城市雕塑也应优胜劣汰
新闻考古未来会成为一门学问吗
蒋喜:从传统玉文化中汲取玉雕创意(组图)
中国文人书法的守望
李可染在齐家学画10年(组图)
潘天寿来广州美院都讲了什么
艺术家不要徒有虚名
中国画创新必须固本博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