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刮法:
用一般削铅笔的小刀在着色的先后刮划,是破坏纸面而造成特殊效果的一种方法。
着色之前先在画纸上用小刀或轻或重、或宽或窄地刮毛,以破坏部分纸面,着色之后出现较周围颜色重一点的形象。这是因刮毛之处吸色能力强,所以变重了些。它表现虚远的模糊形象或隐约可辨的细节效果较好。
着色过程中进行刀刮,水多时会产生重的刀痕,水少时浮色被刮掉又会产生较亮的刀痕,处理有关细节可用此法。另外在颜色完全干透之后,用刀刮出白纸,或轻巧断续地刮,以表现逆光时的亮线、亮点或较小的亮面、闪动的光点和冬天飘落的雪花等,虚虚实实,自然有趣。
蜡笔法:
用蜡笔或油画棒,着色前涂在有关部分。着色时尽可大胆运笔,涂蜡之处自然空出。用以描绘稀疏的树叶、夜晚的灯光、繁杂的人群等都比较得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吸洗法:
使用吸水纸(过滤纸或生宣纸)趁着色末干吸去颜色。根据效果需要,吸的轻重、大小可灵活掌握,也可吸去颜色之后再敷淡彩。用海绵或挤去水分的画笔吸洗画面某些部分,也别具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喷水法:
有时在毛毛细雨的天气下画风景写生,画面颜色被细雨淋湿,出现一种天趣,引人入胜。有时在着色前先喷水,有时在颜色末干时喷水。喷水壶要选用喷射雾状的才好,水点过大容易破坏画面效果。
撒盐法:
颜色末干时撒上细盐粒,干后出现象雪花般的肌理趣味。撒盐时,应视画面的干湿程度,过晚会失去作用。盐粒在画面上要撒得疏密有致随便乱撒,会前功尽弃。
对印法:
在玻璃板或有塑料涂面的光滑纸上,先画出大体颜色,然后把画纸覆上,象印木刻一样,画面粘印出优美的纹理,颇得天趣。此种效果用细纹水彩纸容易见效,以对印为主,稍作加工即可成为一幅耐人寻味的水彩画。有的局部使用对印方法,大部分仍然靠画笔完全。
油渍法:
水与油不易溶合,利用这一特性,着色时蘸一点松节油,会出现斑烂的油渍效果,使平凡的色块增加变化,也是颇具天趣的。
评论:文学翻译大赛不妨多一些
曾梵志成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图)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组图)
鲁虹:大陆新水墨的形成与发展
“文人书法”、“我书即文献”与“书法文献学”
工笔之路
跟风“大黄鸭”显中国文创匮乏现状
何桂彦:中国当代艺术语言的焦虑
中国的动漫产业为何没有宫崎骏诞生
建筑师陈暄访谈:我的梦想是建一座美术馆(图)
莫让雕塑再受伤
留住毛笔字的文化基因莫让传统文化失传(图)
为艺术的生存:为精神的存在
名人书法未必都有毒
艺术创作越是个体的就越公众
马克
大师泛滥,你说我说
徐子林:如何区分艺术(图)
解读博伊斯的社会艺术
国人的书写能力要靠毛笔字提高吗
人红赝品多:莫言书法赝品泛滥
名人书法不可一荣俱荣
关于书法写生的思考
海归艺术家生存百态:很多人后悔当年出国
评“大黄鸭”亮相京城:反映北京包容的心态(图)
书法大扫除给苍井空消毒后续(图)
记著名画家董明洋先生水墨岩画的当代价值(组图)
乔晓光:人生剪纸三十年(图)
揣摩与想象——论艺术家的艺术思维
对景写生与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