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位于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赤峰市。赤峰市是辽代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厚重的人文资源优势,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地质公园”之称而享誉海内外。
学院自成立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紧密联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人才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深度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学院的各项事业都步入了正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轨道。
学院占地面积889.63亩,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89亿元。建有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千兆主干网、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性能计算机园区网络和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78人,专任教师770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401人,自治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和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励者13人,是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在籍本专科学生15940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8173人,成人教育函授生7867人,同时还接受部分蒙古、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
学院下设医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蒙古学文史学院、数学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历史系、政治经济法律系、音乐系、美术系、教育科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环境与资源管理系、体育系等18个院系及社会科学部、图书馆和实验中心,涉及到文学、史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现有22个本科专业和60多个高职高专专业。学院设有一个附属中学和两个附属医院。
学院坚持特色立校,充分利用合并学校几十年积累的丰富办学经验和红山文化及北方民族文化重要发源地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教研条件,全力打造学科品牌,提升办学水平,以“蒙古学研究中心”、“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为龙头,以历史学、口腔医学、物理学等学科为突破口,以学院主办的《学报》为载体,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2006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科)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近几年组织和承办召开的“北方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红山文化国际研讨会”、“全国汉语言研究研讨会”、“华北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等赢得了与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高度赞誉,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院科研氛围浓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项,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6705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等800多部。仅2004年和2005年,学院教职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79篇,其中权威学术刊物91篇,被SCI、EI收录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7篇,出版论著、编著、译著、教材等44部。
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76.6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电子图书室投入使用了清华同方、龙源期刊网等五个数据库,并加入CALIS内蒙古自治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初步实现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业务。馆内收藏有《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十通》、《大藏经》等珍贵文献。学院图书馆是赤峰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蒙古、韩国等国家的有关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积极发展留学生和高层次学历人才的培养教育。学院每年都有计划的选派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到德国、美国、日本、韩国、蒙古及国内重点大学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学院还聘请英籍外教授课,加强和改进了学院整体的外语教学水平。
学院的办学方向是立足当地、面向全区、辐射周边,继续承担当地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任务,同时举办人文、理工、经管、医学、农学、纺织等学科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逐步把学院办成融普通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办学特色鲜明、服务地方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笔墨情”——张清石书法作品展在伍佰艺美术馆隆重举行(组图)
黄名芊大漠山水画展在宁展出
2017年湖北外省高校美术类校考报名考试时间
《万年大吉》珐琅彩纪时盘全国首发式引爆贺岁珍藏(组图)
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展览开幕(组图)
从陕北走来——马建飞油画作品展将举办(组图)
“和光同尘”当代水墨联展将启幕(组图)
常德不离•青年艺术家潘飞志作品展在杭开幕(组图)
文艺复兴在东方:丁方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开幕(组图)
日本名画展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 重现中国画韵远播日本的历史场面(组图)
《节》贾善国艺术展亮相太和艺术空间(组图)
汉代长沙国与中山国出土文物首次合璧展出
继往开来 杨佴旻水墨画山东巡回展(组图)
张锦华书法展 暨龙门艺术馆开馆展(组图)
饮兰山房举办潘川画展(组图)
“意象心生——吴休作品展” 将于5月10日开幕(组图)
中华世纪坛法国文化月拉开中法文化之春(组图)
固本流远——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在京举行(组图)
采堂艺术网画展——冯伟的完美村落(组图)
明代中期吴门书画特展亮相天津(图)
五月艺术南京:走出家门逛艺术(组图)
王根生绘画艺术北京展将开幕(组图)
老挝艺术家Bruno Pélassy回顾展在日内瓦举行(组图)
王根生绘画艺术海内外巡展之北京站开幕(组图)
紫砂壶高工鲍雯君参加“中国紫砂艺术英国展”(组图)
大芬推出写实油画展
《逝去的肖像》郭文昊首次个展亮相成都(组图)
秦俑:秦文化与兵马俑特展台北开幕
京都古寺文物在上海展出 见证中日文化交流(图)
达利驾到:杭州艺博会华丽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