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美,艺术家就是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主人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探究,融知识于趣味学习中。
在上《瓶子变变变》这一课时,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作为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利用各种彩纸,彩泥和其它装饰品进行添加装饰,使之成为家庭的一件艺术品。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成果往往寓于探索之中,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我首先布置了一个小型的展览,在教室的四周布置好展桌,摆满各种瓶子制作的艺术品。课堂一开始,我就请小朋友带着两个问题去欣赏这些作品,从中找找制作的材料,学学制作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获得最初的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小朋友都看得很仔细,有些小朋友还把作品拿在手里仔细地观察,而后激动地跑到我的面前,告诉我:“这个我也会做的,就是把毛线扎起来做头发……”大多数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了解装饰瓶制作的一般方法,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有了探究作为基础,此时教师只需稍加点播,学生就能掌握制作的要领和注意点,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把抽象的讲解易化为形象地观察。
展示,作品欣赏以点带面。
作品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与肯定,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堂课的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我把学生的作品摆放在阶梯形的展台上,这样的展台便于学生清楚欣赏到每一件作品,也让展示整体化。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大家一起围在作品四周,一起欣赏作品。让学生找一找优秀的作品,由作者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夸一夸它的优点,提一点更好的建议。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高举着作品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学生也能做到仔细听他的介绍,并能提出更好的建议。此次活动将欣赏评价变得游戏化,生活化,让多数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中国美术立言
诗意·诗境——吴声的诗意画探索与追求
西域风情——李毅画集亮相恭王府
易英:具象雕塑,真的很重要
连春英工笔画展亮相攀天红艺术馆
当代油画卡通倾向:从雷同走到雷同
被误读的“程式化”
新疆维吾尔农民画:藏在深山人未识
眼下的中国画廊,能活下来就是胜利
中国近现代美术馆发展之线索
“墨变”:轻松地穿越
范石甫从艺6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李维红画评
重铸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魂魄
真画还是高仿品?齐白石真迹展引发质疑
王沂东称不会变画风
和四十米弧面空间共振
偶然·无法 必然·有法———毕可燕水墨作品解析
手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和体现
我山非他山,心近平凡
王春辰:艺术具有特殊的话语方式和魅力
中国作家书画院公益文化本溪行见闻录
徐培晨名山大川写生采风走进辽宁
寻找指引创作的明灯
刘振夏人物画展在京开幕
美术馆不能被赞助者牵着鼻子走
伦敦2012年中国艺术展隆重开幕
大写意中的文人境界——读严克勤近作有感
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中国水墨艺术很神奇
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