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工具材料的限定导致油画绘制技法的复杂性。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油画技法,使油画材料发挥出充分的表现效果。油画主要技有: ① 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 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② 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③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即在 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 和厚涂。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 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 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 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 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 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 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 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油画的制作过程就是艺术家自觉地熟练地驾驭油画材料、选择并运用可以表达艺术思想、形成艺术形象的技法的创造过程。油画作品既表达了艺术家赋予的思想内容,又展示了油画语言独特的美──绘画性。
关于青铜器中的清代收藏家及其著作
“云鬓珠翠”弗吉尼亚美术馆藏二十世纪珍宝艺术展
“相由心生--唐卡艺术精品展”在敦煌市美术馆展出
上博瓷器大展呈现瓷器发展史空白期(组图)
“美丽中国——色彩意象中的世界”展将开展
“生在宇宙”中国航天艺术科技展亮相上海浦东
14国中青年艺术家参展安曼开罗银行第5届国际艺术家工作室画展
良渚五千年 一座城的故事
“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亮相故宫
唐宋时期木雕天王俑品赏
2019年山西省征集志愿公告[2019]第6号(提前批艺术类本科院校)
伦敦画派先驱科索夫辞世 深受伦勃朗影响(组图)
最大规模龙泉青瓷展开幕 一批海外收藏的文物回国参展
“世界的花园: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主题展
“小小自由世界”西班牙插画师马索尔与塞拉精选作品展
“艺术中国汇·新青年”展览在摩洛哥开幕
夏天储存白酒基本要点
大开本《奇袭白虎团》连环画
丝路“船”说——探秘“南海I号”展览在广州开幕
重彩鲁石庆祝建国70周年公益书画展即将开幕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在清华艺术博物馆举行(组图)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在清华展出
穿越中华上下五千年 去故宫看良渚瑰宝
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组图)
辽博展出旅美画家侯北人手迹等资料 记录其百年艺术生涯
如此诱人的诗歌:《唐璜》手稿在英展出
清代“同利号”水龙标牌
围观故宫新展览!良渚“玉琮王”原来长这样
王华祥、赵博、陈流三人绘画展亮相清华艺术博物馆
“多维生成——艺术作品邀请展”亮相长春(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