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现代中学 陈可可
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则强调通过欣赏、理解、实践等活动来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创造,运用基本的知识技能去实践、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在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征,并通过对静物色彩写生练习,初步体验用美术作品再现生活真实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从而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
2.方法与过程:(l)通过分析、评述,从不同画种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把握美术作品形象与现实生活形象的区别和联系。(2)通过师生互相讨论研究,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提高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说明 |
第一课时 |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讲述本课的目的是为了欣赏和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 2.老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画种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出示课题。 3.请学生谈谈感受。 三、知识要点讲解 1.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形象并不等同于世界存在的一切自然物象,它是经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选择、提炼、概括、改造等艺术加工。 2.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要形神兼备。再现性美术作品不仅要真实生动地表现外部特征,还要表现对象的精神、性格和气质。 3.再现性美术作品强调“情”的感受和“美”的体现。任何艺术作品都要以情动人,再现性美术作品也是如此。 4.老师讲述并板书:1.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形神兼备3.“情”的感受“美”的体现 四、分析和讨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特征及艺术效果 1.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蒋兆和的《流民图》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流民图》是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再现形体、质感,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该作品创作于1942年到1943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的苦难激发了画家创作这幅中国画长卷。《开国大典》是油画,以丰富的色彩层次,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2.通过课件展示中国花鸟画和油画静物,让学生来谈体会。 五、学生讨论研究 要求学生把握再现性美术作品和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及再现性美术作品和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 六、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讨论,同学们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艺术的提炼加工并融入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思想感情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而成。 七、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搜集美术作品图片,注意区别哪些属于再现性的美术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和评述,在教室里开辟作品专栏进行展示。 | 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发表意见。 学生可以就课件上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共同探讨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特征。 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谈一谈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研究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区别及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 欣赏并谈感受,使学生主动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征,并在一开始就通过讨论营造出一种氛围。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新知识。 通过重点分析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解。 自主探索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关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欣赏、理解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
纪念登月五十周年,上海当代艺术馆发起“塔台呼唤”
回顾‖流失的江南——麦浪北京个展(组图)
“纪念碑谷2视错觉主题艺术展”在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盛大开幕
2019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举办
他是元四家之一,山水画构图繁密、气势磅礴、技法深厚、纵横离奇
红色记忆——木根雕展正在三坊七巷展览
民间工艺荟萃,“山花”初放——2019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侧记
王子月”问题剧场计划”的北京站
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在苏州举办
如何拥抱一个诗意的世界?来趟山东文博会就够了
2019第三届“东方之星·眼中的爱”清华美院艺术展开幕
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
木根雕艺术的“红色记忆”
郭沫若《屈原》手稿 亮相国家大剧院
精美绝伦的宋代花鸟画怎么形成的
迎接110周年馆庆 国家图书馆将举办古籍大展
第二届中原民间珍贵古籍展开展
影像即世界——观“世界图像:徐冰《蜻蜓之眼》”艺术大展
“国防万映·百影百千画”主题展在西安举行
展讯丨与新中国同行·灵韵华彩·中国当代名家高志华美术作品展
铲地皮,拼的就是眼力见儿
妥木斯油画展在西安当代美术馆开幕(组图)
淡泊之豐—臺華窯彩瓷渲染創作聯展
鲁石书画展在京举办
这位80后艺术家,把三里屯咖啡馆画得很抽象
“好风相从——程小轩宫扇作品展”在东京鸠山会馆启幕
他的油画作品柔和细腻,未完成的遗作成为后世人体画的传奇
“指尖上的吴中”亮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评展|简明展览与晦涩理论并不矛盾,比如爱因斯坦&达尔文
《琅华馆藏本枯兰复花赋》王铎行书手稿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