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探究自己身上有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开启青少年的心扉,正视自己青春期的种种变化
二、学生分析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加速,与此同时相应的产生一些心理矛盾与困惑,以至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因此,同学之间给予交流的机会和老师的恰当引导,有助于学生焕发出青春朝气蓬勃的力量。
三、综合设计思路:
本课是从生理的变化引入,然后从心理变化的层面对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进行分析。
[导入]对号入座活动
将事先准备好的5组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婴儿、幼儿、小学低年级或目前)的照片编号、打乱出示,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对号入座找出5个学生的成长路线,时间最短者为优胜。
分析:
1、活动中为何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照片,对照归纳出主要有哪些变化?
3、男生、女生的变化是否一样?
4、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自制下表,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填写: 角色生理变化
男孩
女孩
链接1:女性青春期有哪些生理特点?(必要时补充)
链接2: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必要时补充)
链接3:青春期生理变化(必要时补充)
推荐:(知心网) (中国学生网)(国防科大附中青春期教育网)
结论:我们在成长!青春已经悄悄地来了!
分析:
1、除了上述外形等体征变化外还有别的什么变化吗?(提示:心理变化)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组实际情况继续填写下表
角色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由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填写结论、发表感言、以画达意。)
男孩
女孩
链接1:(青春期心理变化特征)
链接2:青春期心理变化(必要时补充)
2、你喜欢这些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吗?(为什么?)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备课中的疑问和教学中有待探讨的问题)
每个人都不喜欢揭示自己的隐私,更何况是学生呢?而对于这一框来说,如果不能真正的从学生自己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谈起又很难揭示青春期的种种变化,因此,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值得信赖的青春期身心变化的环境,有效的使学生开启青少年的心扉,探究自己身上有哪些变化,正视自己青春期的种种变化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第五课时第四课第一框走进青春:成长不烦恼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阐明不健全的心理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理。
二、学生分析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发展缓慢,过着与世无争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进入青春期,在身体发展悄悄变化的同时,心理上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自我意识的突现,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责任感,突然发现自己肩上背负着许许多多沉重的使命,包括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等,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存在异时性,儿童模式被打破,而成人模式尚未建立,因此心理上出现不平衡,使得初中生很难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无法消除因成长而带来的烦恼,从而产生迷茫的心理。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本课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清除因身体发育成熟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全的人格;力求顺利地度过“危险期”。
三、综合设计思路:
欣赏:《小小少年》(附歌词)
分析:
1、这首歌能否使你产生共鸣?是什么?
2、你是否也象歌中唱的那样“但有一天,风波突起,忧虑烦恼都到了”?
3、在成长、学习、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烦恼?
活动:争当“排忧王”
1)每人将自己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写下来,塞进 事先准备好的箱子里,不记名
链接1:生活中的压力链接2:体毛与体臭
2)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抽3个,讨论分析该如何为同学排忧解难,并宣读,其他小组学生可补充
3)最后将各组宣读的烦心事归类,课上没能解决的留待课后查资料、请教师长或专家
4、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但愿永远这样好”,是否说明我们遇到的烦心事都是不好的?有哪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或途径可以让我们的青春期“无忧无虑乐陶陶”?
推荐:青春健康青少年服务中心求助热线879726
1
3、88085999
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87065454
全国美展推进中的潜移默化
李泽润:书法重在情感表达(图)
在欧洲感受造型艺术多样化(图)
没有文脉,何谈水墨?
青年艺术家刘艺科:感受世界的方式(组图)
杭间:工艺美术不死
叶浅予:对中国人物画造型训练的意见(图)
刘玉来:书法的实用与艺术论(下)
吴长江:书画艺术之境(组图)
到底何为新文人画
廖廖:一个女性主义绘画艺术的样本
水墨乐章 诗人情怀——李德哲其人其画(组图)
“斯和”之展
浦东时报特供:古迹遗址的无用之用
杨玉良:栖居花鸟世界的笔墨人生
评李晓柱乡土人物画:更深入挖掘人性
王阔海:艺术的时代性与创造性
博物馆展览复制品究竟可不可行
冯智军:数字媒体时代,连环画何去何从?
留法三剑客的艺术被高估
国博副馆长陈履生谈“名馆·名家·名作”特展
书法家之于书法:笔墨磨练就是精神磨练
徐冰借光画中国山水(组图)
米巧铭对话俄罗斯列宾美院院长西蒙(组图)
薛松:我不是艺术的教徒
故人忆旧:属于台湾画家陈澄波的淡水(图)
伪劣艺术家游走江湖令人生厌
陈婉之:浅析当代中国写意画衰弱的必然
国博:历史与艺术并重
摄影技术没有进步的6个原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