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声为金钱板传承人邹忠新画像
《神工》画集封面 在婺源,李延声沿着崎岖的小路到秋口镇长径村拜访傩舞传承人——79岁高龄的程长庆,聆听老人家讲傩舞;在汶川,李延声采访了羌笛、羊皮鼓舞的传承人,看到了震后废墟上已建起的座座新房和新修的条条道路;在成都郊区的一所敬老院里,已届90高龄、双目失明的四川金钱板传承人邹忠新,听到北京来人了,特意穿上珍藏的演出新袍,敲打起金钱板,声音洪亮地唱起他自编的人生经历…… 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延声的足迹遍布广东、江西、四川、海南、陕西、北京和香港等地,寻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8位,为其写真画像。6月12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神工——李延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写真集》首发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暨《非遗法》实施一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作为《智者——李延声中外名人写真》的姊妹篇,该画集呈现了梅葆玖、刘兰芳、刘秀荣、吴志辉等10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方面。李延声直接面对面用毛笔为传承人写真画像,并请他们题写其技艺特色或人生感悟,同时还如实地记录下他与非遗传承人交往的动人故事。而在画集编辑期间,画家所画的传承人中也有因病离世者。
因此,此画集的出版不仅是对已故传承人的追忆怀念,也成为呼唤更多人关心非遗文化,关心非遗传承人,促进非遗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为画集题写书名并赋诗,“草根沃野赛名花,香彻寻常百姓家。兰叶游丝描不足,绵长悠远踵增华。”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称其为,“史来第一本以绘像方式为民间艺人树碑立传的画集”。他还在画集序言《为乡野天才立像》中写到,“他笔下的这些传承人有的我久闻其名,有的已结为朋友。
然而他们分居各地,甚至远在僻壤荒村,延声要付出怎样的辛劳才能访到他们,并把他们如此栩栩如生、个性地描绘下来?在当下这个充满物欲的时代里,有多少艺术家还会心怀如此真诚又执著的艺术精神?在这一幅幅神采奕奕的画像中,使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画家对中华文化的钟爱,对大地与人民的挚爱;在给我们美和文化的感染的同时,也给我们思想的启迪。” “人物画贵在传神”。李延声以毛笔直接面对真人写像,放笔直取,以写意线描将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形象把握准确、生动,用一幅幅神采奕奕的非遗传承人画像记录了为百姓喜闻乐见、尊崇热爱的传统文化生活主角与精英,将中国画线条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传承人的生命意义与智慧之美。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表示,“对自己笔下的这些传承人,延声特别注重发掘每一个人的传神之处,寥寥数笔,即勾画出‘鬼斧神工’,传神写照融于简淡之中,又配以传承人的自述,使语言与绘画完美结合,更充分地反映了传承人的心灵世界和艺术天地,真正实现了延声先生‘笔墨当为时代立传’的艺术主张。” 首发式上,年近70岁的李延声说:“我们这代人都是从生活中走过来的,作品必须是关注这个时代的,这是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实值得关注的老一辈艺术家远远不止这108位。接下来,我将筹备创作《神工》的第二集。”多年来,李延声始终坚持,“只有深入生活,才可能有所创新”。他苦苦求索于中国人物画的传神表现,在客观之神、主观之神、笔法之神三方面下苦功,在自己艺术上已接近“随心所欲”的最佳时期,将中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出来。
iSGO Gallery(上海)艺术家黄引个展《单向回收站》顺利开幕
“無同的朋友们”作品展
美石遐想:小船
113国美术家共绘文明交流多彩画卷
漫谈“黄金叶”创牌烟标
吴为山雕塑作品展艺术沙龙在凤凰中心举办
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展亮相墨西哥
汉代灰陶博山炉
“烽火艺途——武石捐赠作品展”亮相国博
法国摄影师首个中国个展 专注鸟类摄影四十多年
这个“国字号”美展近一半参展艺术家是广东老乡
历代青花瓷上的“莲韵”
多少度的白酒适合收藏
紫砂壶的四个等级你知道吗?
克里姆林宫宫廷艺术珍品亮相紫禁城
德国摄影师中国展览知人识面:呈现60多幅肖像摄影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
唐代真子飞霜纹八瓣葵花形镜
“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
关于紫砂壶身桶裂纹的修复问题
从民国纸币上看雄伟紫禁城
“不确定的修饰”杭春晖个展
姜国芳紫禁城系列作品亮相故宫
全国美展广州双展区昨日开幕 将展出至10月7日
韩国艺术家 Rostarr 个展在WOAW举办
“姜国芳紫禁城系列作品展”亮相故宫(组图)
故宫典藏助阵八大山人特展 首次呈现来历与影响
这个周未,来北京看一场印石大展!(组图)
诸葛英良:书与道 兼谈王羲之与《兰亭序》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
“妙合兴象”V空间当代艺术生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