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逛北京潘家园古旧书市,发现有中国艺术报社去年底编辑出版的一套精美的《文艺锐批评(上、下)》理论书籍出售,后来我致电向老友、中国艺术报社国际通联部主任孟祥宁道兄索要此书,未料一周以后,他就快递了一套共7种8卷本、5.6公斤重的《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这套丛书,由中国艺术报社编、向云驹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的新书,被列为“2012年度中国文联文艺出版报刊精品工程”,并得到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的项目资助。收到这套丛书的感觉是,令人震撼,耳目一新,令我印象深刻。
翻阅《中国文艺态势发展丛书》16开本,包括《文艺锐批评(上、下)》《艺术大讲堂》《文艺美文》《文艺理论态势》《文艺创作谈》《文艺大视野》《形象影像造像——文艺人物纪事》。这8卷丛书累计约300余万字,是中国艺术报社于2011年自周二刊扩为周三刊以来,从该报打造的“艺术大讲堂”、“艺象杂言”、“文艺曾鸣”、“特别关注”、“艺术纵横”、“艺术交流”、“视窗”、“大家”等一大批精品版面和精品栏目的重要文章的汇集和精华,均出自该报编辑记者之手。几乎每一种书,在文中均配有不少以精美而清晰的微缩报纸版面插图,这无疑又增加了可读性和艺术性。即使不能细读,哪怕是摆设,也是一种享受。
时任中宣部部长的刘云山,他于2011年10月,曾如此高度评价和肯定《中国艺术报》:“观点鲜明,敢于直言,有针对性,有战斗力,要提倡和表扬。”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在为这套丛书所作的总序中,这样评价道:“可以说,《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是一部融前沿性、时代性学术性、史料性于一体的具有收藏价值的年度性艺术丛书,对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批评,彰显主流艺术话语和声音,引导文艺创作和生产,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民整体人文素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赵实在序言中还指出:“作为党和政府在文艺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作为中国文联重要的信息平台和宣传窗口,希望《中国艺术报》积极适应文化建设、文艺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升报纸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积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希望《中国艺术报》发挥传媒的独特优势,凝聚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融入人民大众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创造之中,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抒发中国情怀,塑造中国形象,以提高民族素质、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与人民共梦想、共辉煌。”
清人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当为至理。窃以为,作为一家中央主流媒体,往往是全国行业的学术高地和舆论阵地,《中国艺术报》社敢于当但,勇于发声,聚焦艺术,直言心声,乐为时代鼓与呼。《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的出版,无疑充分彰显了当下社会主义文艺主流价值观,权威性强,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的确是一套值得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阅读欣赏和参考的专业理论书籍。
2017年江苏美术联考命题方向分析
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朱非:内方外圆舞墨人(组图)
白描世间真情:北京画院获捐贺友直作品(组图)
王宏伟:“当代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底线何在
南方山水画派:秀雅平远出天真(中国画派)(图)
艺术素养应重于测评分数
尤洋:当代艺术的现实意义
尚扬自述:学习山水画的母本已面目全非,何以入门?(图)
2017江苏美术统考人数3.12万人少了2000多
清新淡雅文人画——读刘域星花鸟画有感(组图)
尹吉男:莫让娱乐主义主导学术和市场
贾雨的中国式抒情——贾雨原生态绘画作品赏析
徐冰:艺术为人民(图)
朱德群:东西融合不是拼凑
于永茂:有灵魂才有山水真意(组图)
蔡广斌:颠覆传统去笔留墨
杨超:用美术馆给传统文化补课
南京市民捐赠传家玉环 系祖上考中探花时获赐
顶尖书法家得意之作从何处来
迷离的状态:读赵俊忠的绘画
投资收藏也要讲规则
王南溟:新古典主义与流行书风理论的脉络
塞尚:莫奈是只狡猾的狐狸(图)
故宫限流比涨价更紧迫
杨川庆:面向五四诗风,回归新诗传统
有鸟无尽意 有花无尽妍——戴洵花鸟画(组图)
关于“画派”的几点思考
聚焦艺术 直言心声——读《中国文艺发展态势丛书》8卷本
保护优秀传统要与建设现代文化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