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60年,上世纪中叶在美国开创变革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跨越大西洋再次来到伦敦。此次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与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合作推出的展览“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不仅搜罗汇聚了许多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中的代表性作品,更颇具野心地试图通过多重主题、多重材质和多重地域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定义与解读。
波洛克《壁画》在展览现场,图片来源:Andy Rain / EPA
“在我们看到的约30位艺术家当中,有4位关键的先驱人物,他们的作品被放置在12个展馆布局的十字路口处,”本次展览合作策展人、艺术史家大卫·安法姆(David Anfam)介绍,“这4位先驱分别是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克里福德·斯蒂尔(Clyfford Still)。”12个展馆布局的安排兼顾时间性与主题性,从“早期作品”到4位焦点艺术家,再到晚近的继承,展览探讨了“可视的黑暗”、“暴力印记”、“体势色彩”等抽象表现主义的共通图像语言。
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眼睛是第一个圆圈》(The Eye is the First Circle),1960年,图片来源:Robert Miller Gallery, New York
“我们从2013年开始策划这场展览,”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人伊迪丝·德维尼(Edith Devaney)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说道,“当时谈论到对于抽象的新兴趣,很想举办一场新展览去涉足这些话题。英国上一次办抽象表现主义展已经是1959年的事情了,当时是在泰特。而现在正是以21世纪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抽象主义的好时机。”
1959年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展览“新美国绘画”(The New American Painting)开幕式,图片来源:TATE
欧洲的血缘
美国艺术能够和欧洲传统做一个了断吗?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够符合美国的新身份?在20世纪初期,这个新兴的富有国度在引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乌托邦世界幻想的同时,却被斥责为文化荒漠,缺乏精神和人文的元素。艺术家们最终也许承认了他们难以避免的欧洲血缘。
阿道夫·戈特利布(Adolph Gottlieb)曾经表示:“如果要远离传统,那也是出于知识,而非出于(国土的)纯洁。”1944年波洛克在回复关于美国艺术主题性的问题时也说道:“建立孤立的美国艺术的观点在1930年如此流行,却似乎很荒谬……”
抽象表现主义具有两大源头,是德国表现主义和欧洲抽象绘画的结合与继承体,尽管其中也常常能够看到其他欧洲绘画运动,例如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影子。在亚美尼亚裔画家阿希尔·戈尔基(Arshile Gorky)的油画作品《花磨坊的水流》(Water of the Flowery Mill)中,稀薄的油画颜料制造出一种类似于水彩的效果。
阿希尔·戈尔基《花磨坊的水流》,1944年,图片来源: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Art Resource / Scala, Florence
戈尔基被认为是欧洲绘画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关键人物。他运用大胆的笔触将画家对主观构图的控制降到最低,而生物变形(Biomorphic)元素又让观众很容易联想到胡安·米罗(Joan Miró)或让·阿尔普(Jean Arp)的作品。戈尔基让颜料自然滴下的作法也为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所采用。
波洛克1942年的绘画《男性与女性》(Male and Female)同样明显地受到米罗和毕加索的影响。画面左侧的女性以曲线和色块作为身体符号,右侧的男性则以数字和几何轮廓为象征。在画布的空余空间,波洛克施加了许多充满能量的五彩线条。
波洛克《男性与女性》,1942年,图片来源:The 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 ARS, NY and DACS, London
符号在未来戈特利布的绘画当中得以运用,却没有成为波洛克自己成熟风格语言的一部分。然而,这幅绘画角落中随意播撒的线条元素看似次要,却是波洛克引领“行动绘画”潮流的关键。
行动绘画:身体与能量
1943年,波洛克的巨幅油画《壁画》(Mural)横空出世,似乎也同时宣告了美国即将脱离经济大萧条和二战危机,迎来自身经济和文化的春天。《壁画》的巨幅尺寸令世人震惊,却也奠定了此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对大尺寸的偏好。大卫·安法姆写道:“巨大的造型能量席卷包裹了一切。直率的涡卷形态、精巧的笔触、滴漏、泼洒、数字、破碎的渐淡笔法和不透明的颜料覆盖组成了一幅翩翩起舞的混合视觉图像……”
20161024_192514_004 波洛克《壁画》,1943年,图片来源:Rebecca Vera-Martinez/The 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
本次展览当中波洛克的两幅大型作品《壁画》与1952年的《蓝极》(Blue Pole)并置,是历史上空前并很可能绝后的一次大胆尝试。《蓝极》是波洛克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它拥有与《壁画》相似的巨大尺寸,材料上则更为多样:油画颜料、瓷漆与铝金属混合,形式上更自由。身体运动的体势在绘画中得到记录,使绘画突破了静止和孤立,从而与制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得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绘画所蕴含的运动能量。波洛克对这幅绘画的灵感来自于他成长的美国西部海岸:广阔的连绵景象所形成的横向线条使他深深着迷。
波洛克《蓝极》,1952年,图片来源:The Pollock-Krasner Foundation ARS, NY and DACS, London
另一位行动派的大师,威廉·德·库宁则寓以绘画更多形象元素。策展人德维尼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粉色天使》(Pink Angels)是我在展览中最喜爱的绘画之一,它完全展示出德·库宁在形象与抽象之间的挣扎。毕加索是他主要的影响来源之一,而他曾经说过,好的画家需要描绘人的肉体,暗示了他需要回到文艺复兴的传统里去。他对尼德兰的经典大师的知识储备也很深刻。”
2015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舞蹈编导报名考试时间
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艺术类校考报名考试时间(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2014年艺术类校考报考时间考点(吉林)
2015年合肥工业大学美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
吉林师范大学2013吉林考点艺术类专业考试
2014吉林艺术类校考专业及考试安排
2015年山西省表演专业统考报考指南
2015年吉林省内院校艺术类加试时间地点
2015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舞蹈学报名考试时间
2015北京城市学院在山西艺术类专业课考试安排
2014年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类校考考点时间安排
2014吉林艺术类专业计划编制
吉林师范大学2014年吉林艺术类考试科目及分值
2015山西艺术类书法学省统考成绩查询入口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2014年艺术类校考报考时间考点(吉林)
2015山西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联考报名考试时间
中国民航大学2013吉林空乘报名面试时间地点
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5吉林音乐学报名考试时间
2014吉林省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备案系统
2014吉林艺术类专业报名时间办法及要求
长春大学2014年艺术类校考报名考试时间(吉林)
2015吉林艺术类高考报名时间办法及要求
2015山西美术校考时间日程公布
白城师范学院2014年艺术类校考报考时间考点(吉林)
2015年在吉林设置艺术招生校考考点申报表
2015吉林艺术类校考专业及考试时间安排
2015吉林高考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规定
2015吉林艺术类校考外省院校考试时间安排
2014年在吉林设置艺术招生校考考点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