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潘龄皋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喜读唐诗宋词、明清古文,尤擅书法。辛亥革命成功后,潘龄皋担任甘肃省省长,后因痛恨官场腐败,于1922年辞职回乡,之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赋诗、写字为乐,成为民国时期北方著名的书法家。“七七”事变后,潘龄皋曾任安新县县长。日伪统治时期,他因拒绝出任伪河北省省长而被捕入狱,被捕时潘龄皋穿戴好寿衣寿帽,以示不再生还的决心。入狱后十余日,经友人取保释放。他宁肯以鬻字收入维持生计,也不俯首于日军换取荣华富贵,不失民族气节。1948年,潘龄皋几次写信给傅作义,劝其与中共和谈。1949年10月1日,潘龄皋参加了开国大典,晚上又应邀去中南海赴国宴,席间与林伯渠、徐特立、吕正操等领导及各界代表畅谈、和诗,以诗文记录盛况。同年12月1日,毛泽东主席签发委任令,任命潘龄皋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议,1951年7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自1949至1954年,潘龄皋连任北京市人民代表会议第一、二、三、四届代表、北京市第二届政协委员。因而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怀与照顾,生活安定,心情舒畅。周恩来总理和吕正操将军曾亲自到府上拜访,并为他调换过住所。1954年6月19日,龄皋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有七。
潘龄皋
潘龄皋书法造诣颇高,擅楷、行书。结体平正匀称,用笔圆润流畅,风格秀美典雅,深受书家好评,可谓“轻柔中饱含刚劲,简朴中蕴蓄深沉”。当时与谭延闿齐名,有“南谭北潘”之说。时津京冀等地商号铺面,皆以延请潘氏题匾为荣。坊间亦有“草书三原于右任;榜书天津华世奎;核桃楷北京潘龄皋”之语。时人称其书为“潘体”。
潘龄皋 节录《戲答香亭弟問足疾》 134cm×32cm
潘龄皋 节录《清诗别裁集》 134cm×39.5cm
潘龄皋 节录《清诗别裁集》 133cm×39.5cm
潘龄皋 节录《滹南诗话》其一 132cm×38cm
天津美术学院院系设置与介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专业设置和介绍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艺术系相关介绍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艺术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美术学院介绍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相关简介
北京印刷学院专业介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南京艺术学院相关简介
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专业介绍说明
河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院简介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许昌学院美术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相关简介及专业介绍
石家庄东方美术职业学院传媒学院简介
加州大学(California University)
大连工业大学美术类专业招生院系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相关简介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相关介绍及专业简介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概况及专业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院系专业
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相关简介
巴黎第一大学
中北大学艺术系相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