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许莹绢本水墨作品展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览展出青年艺术家许莹近两年来绢本水墨新作30余幅。作品集中呈现了许莹一直致力于探索的艺术方向和艺术成果。
每一位青年艺术家都是当代社会的一员,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正如策展人高毅副教授所言,许莹的首次个展,展出的是她近两年创作的水墨作品,分别是以西瓜为载体的山川景观和以动物形象为主题的两个系列作品。虽然这两个系列主题不同,但联系这两类作品的表达方式却惊人的一致。这些水墨作品聚焦于自然山水与原始生态,关注的是他们的易逝与脆弱的属性。
许莹(右)与导师高毅副教授合影
展览现场
对于一个在城市长大的青年而言,街道、高楼几乎占据了视觉记忆的全部,而自然山水景观则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原有的模样。在许莹的山水系列作品中,西瓜不稳定的圆形,西瓜本身的易碎、易腐的属性都传达出一种难以经久与不稳定之感,使观者对置于其上的自然山水产生焦虑与担忧的情绪。许莹的这种表达方式,一方面可以让人感受到城市化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失衡,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又隐约能在她的画面中看到一种诗意的永恒。透过许莹这个系列的作品,我们可以从画面飘动的云烟,流动的溪水,活动的人物感受到生机,但整幅作品却又在许莹完美的技术掌控之下是极其静谧的呈现,画面仿佛是静止的、永恒的。这种感受是许莹作品带给我们的一种全新体验。对观者而言,其实艺术作品中最有趣也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艺术家天然具有的让我们看到她看世界方式的能力。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这个世界,还是艺术家们所描绘的世界。许莹作品中的一切状态是无时间性的。景与物、山与水、人与景仿佛都处在一种不生不灭的情境之中。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许莹的动物系列作品中,她让半透明的绢本绘画后隐约透出可以供观者阅读的文字。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反复出现的猎杀与破坏;同时,这些作品上的题跋则书写了古人对于生态平衡的理念。文字内容及承载形式在传统与现代中穿梭,这些文字力图在水墨绘画之外形成价值依托。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把图文呈现的内容结合起来,才能还原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
部分作品
作品《变色龙》
作品《鱼-1》
作品《犀牛-1》
作品《狮子》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及其美术类专业介绍说明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工业设计学院概况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学院相关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介绍及专业介绍
南京大学雕塑所、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简介及专业设置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美术类院系简介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美术类专业相关简介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介绍说明
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设置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相关简介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详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艺术设计系简介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院系及专业介绍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艺术系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美术系专业介绍说明
广西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设计系相关介绍
内蒙古师范大学艺术类招生院系及其专业介绍
潍坊学院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相关介绍及专业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本科专业介绍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及其专业介绍说明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与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相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