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为致辞
5月2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浙江省政府主办,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承办的“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潘天寿与文化自信——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三部分组成。
2日上午,由文化部、中国文联、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等出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教授邵大箴等全国文艺界代表与潘天寿的家人潘公凯等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旨在梳理潘天寿的艺术贡献、文化贡献、教育贡献,突显其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
中国美协副主席、潘天寿之子潘公凯说,一个画家不能只靠画几笔,当知识的获取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全面,画家应该首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文化人,我觉得潘天寿对我们是有启示的。他是20世纪在中国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站在中西古今的矛盾冲突和变革的十字路口,思考着如何把传统中国画重新接续并使其能够走向未来。他是能够用宏观思维能力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文化人,我想这也是如今要纪念潘天寿的意义所在。
专家学者们指出,一代宗师潘天寿关心的不只是中国画自身的问题,其念念不忘者,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发扬与现代性展开。
潘天寿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作为艺术家的他,曾直面现代之挑战,接续优秀传统之正脉,倡导“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力创沉雄奇崛、浩大刚正的画风;以其风骨遒劲、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构,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
作为教育家的他,是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在西风东渐中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坚定的毅力,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
作为画学家的他,以国族之画传承光大民族心志,坚守中国文化本位与民族特色,力倡中西艺术“拉开距离”“双峰挺立”,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自我更新的意识基础。
下午,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出席开幕式。
许江致辞
吴为山致辞
步入中国美术馆的圆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吴为山馆长在2012年创作的雕塑《强其骨——潘天寿》,而“强其骨”正是潘天寿一直强调的艺术理念。在吴为山看来,潘天寿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中,孕育了铁骨铮铮而又温厚敦实的品格,造就出格局宏大、气象浑穆、儒雅雄阔的艺术,这也是他期望通过雕塑表现出来的“强其骨”的精神。
本次大展共展出了潘天寿120余件作品,从“高风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守常达变”“饮水生涯”六大板块来梳理呈现潘天寿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献和卓越的笔墨成就。其中,《光华旦旦图》《雁荡花石图》等平日难得一见的巨幅代表作均在展览中有所呈现。展览将持续至5月14日。
大山回响——李宝林师生丙申画展在京举行(组图)
勤以修身·马海方人物画工作室汇报展”在京开幕(组图)
“点秋香”——五人展的五色之魅(组图)
炎黄艺术馆25周年暨黄胄作品展开幕(组图)
抽象表现主义与欧洲的血缘,抽象表现主义来到伦敦(组图)
焕彩京华 不忘初心——北京临朐籍国画家作品展将展出(组图)
阿玛尼生活艺术展暨阿玛尼城市公寓亮相于北(组图)
“问石听花” —— 宓冬莹彩墨物语恭王府展(组图)
来自卡塔尔的璀璨珍珠(组图)
趣味怡情——吴国林花鸟画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三展同时开幕(组图)
《秩序出轨》当代艺术展在劳特斯辰艺术空间举办(组图)
素月清晖——王砚晖书画作品展在辽宁海城开幕(组图)
北京临朐籍国画家作品展在临朐县华建艺术中心开幕(组图)
张伟个展《里/外》在北京举办(组图)
49件大英博物馆素描手稿亮相苏州(图)
241间顶尖艺廊将亮相第五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
2016全国素描艺术大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图)
阅尽人间春色:翰墨四人行书画展下月上海启幕(组图)
著名书画家张少石艺术馆在北京隆重开馆(组图)
“精工再造”中国传统手工艺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组图)
杨晓阳“丝绸之路”专题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组图)
生命的壮彩——姚钟华绘画艺术展在京举办(组图)
窦红《唯美•印象》画展呈现窦氏三代的艺术情缘(组图)
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在沪开展(图)
抽天开象—许德民抽象艺术三十年(北京展)
90件乾隆时期文物珍品亮相沈阳故宫
俺老孙来也:梅墨生个展亮相 六小龄童称赞(组图)
“色惑”徐嘉炀水墨作品展在东莞开幕(组图)
风云意气:冯钟云画展在正观美术馆开幕(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