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2月,所有的欧洲都还处于第一次世界大站中。只有三十六岁的毕加索毕已经是领导立体派的伟大画家。跟随他的朋友让·科克托(Jean Cocteau),毕加索第一次来到意大利。他在罗马与那不勒斯之间旅居数月。首都罗马的古遗址以及那不勒斯的流行艺术给他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此行对毕加索的艺术和私人生活影响深远。
一百年后,罗马 Scuderie del Quirinale 美术馆于9月20日由意大利总统马泰雷拉(Sergio Mattarella)隆重主持开幕了意大利历史上最重要的毕加索大展。几乎所有毕加索家族成员都到场出席了开幕典礼和晚宴。该展览于9月22日向公众开放,至2018年1 月21日结束。展览主题为“毕加索,立体主义经典主义1915-1925”。整个大展汇集了由策展人奥利维耶·伯格格伦(Olivier Berggruen)与助手阿农西亚塔·冯·利希滕施泰因(Anunciata von Liechtenstein)合作展出的两百件毕加索杰作。
受访人奥利维耶·伯格格伦 photo of Olivier Berggruen, Photo credit: Michael Abt
奥利维耶·伯格格伦出生于一个著名收藏世家。父亲海因茨·伯格格伦(Heinz Berggruen)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现代艺术最具影响力的收藏家之一,尤其以他的毕加索收藏著称。海因茨·伯格格伦最终将他90%的收藏捐给了欧美几家世界顶级美术馆。柏林国家博物馆特地为他的收藏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独立美术馆。该美术馆的永久收藏陈列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毕加索和他的年代”("Picasso and His Time"),其中有100余件毕加索最顶级的精品。
我们借毕加索大展机会采访了奥利维耶·伯格格伦。采访全文如下:
Grace Rong Li: 2006年你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锡恩美术馆(Schirn Kunsthalle)策划了名为“毕加索与剧场”(Picasso and the Theatre)的展览,是否可以讲讲那次展览?
Olivier Berggruen: 我一直认为,毕加索为舞台进行的创作是他全部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尽管有时人们会忽略这点。2006年在法兰克福的展览便源于这样的想法:即毕加索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舞台设计师,而且他经常在画作中使用戏剧化的修辞手法来表现各种人物,比如进行情节的讲述、描绘夸张的手势或对人物进行分组。更笼统些讲,毕加索对剧场的热爱、以及当时流行戏剧带给他的影响,都深深渗透进了他的作品里,而这些正成为了法兰克福展览的前提。
Grace Rong Li: 策划大展“毕加索的1915到1925,从立体主义到古典主义”的想法是如何诞生的?
Olivier Berggruen: 一百年前毕加索与俄罗斯芭蕾舞团在罗马和那不勒斯旅行,此次罗马的展览正是以此出发的百年纪念。1917年无疑是毕加索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在没有彻底抛弃立体主义的情况下完成了从立体主义到古典主义的过渡,而且从更加个人的角度看,毕加索在这次旅行中获得了很多新认识,并与俄罗斯舞者欧嘉·科克洛瓦(Olga Khokhlova)坠入爱河,二人在一年后结婚。毕加索在1915年到1925年间于立体主义和古典主义间的反复探索与创作风格上的多面相关性,正是此次罗马展览的主题。
毕加索笔下的Olga Pablo Picasso, Portrait d’Olga dans un fauteuil [Ritratto di Olga in poltrona], 1918, Olio su tela, 130 x 88,8 cm,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Parigi, Photo: Mathieu Rabeau / RMN-Réunion des Musées Na...
Grace Rong Li: 此次展览纪念了毕加索1917年2月,也就是100年前,第一次到意大利的旅行。这次旅行到底给他的艺术带来了哪些影响?展览中是否有作品捕捉记录了这些影响?如果有,能否再多讲讲这些作品呢?
Olivier Berggruen: 在展览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毕加索的艺术发展不仅取决于外部因素——这点通常显而易见——同时也是他遵从个人和内心变化的结果。毕加索从自身出发进行的实验和从外部资源获得的滋养至少是同样重要的,尽管这二者很难被分开讨论。在这里我可以给你几个“外界刺激”的例子:毕加索喜欢他在罗马看到的传统农民服装的图案,并把这些图案用在布埃尔收藏的“意大利女人”中。在那不勒斯时,他又着迷于国立博物馆(Museo Nazionale)里具有纪念意义的古董雕塑群,这无疑启发了他在20世纪早期于枫丹白露和巴黎绘制的不朽的女性形象。
Grace Rong Li: 毕加索百年前的意大利之旅如何改变了他的个人生活?
Olivier Berggruen: 毕加索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与其他艺术家交流。在罗马的时候,他结识了数位意大利未来主义先锋,例如巴拉(Balla),德佩罗(Depero)和普兰波利尼(Prampolini), 但他最喜欢的新朋友还是来自于同行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例如舞蹈家、编舞家莱昂尼德·马辛(Leonid Massine),还有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与欧嘉·科克洛瓦的相遇,一年后他在巴黎娶欧嘉为妻。
毕加索的创作《小丑》(Arlequin) Pablo Picasso , Arlequin (Léonide Massine) [Arlecchino (Léonide Massine)], 1917, Olio su tela,117 x 89,5 cm, Barcellona, Museu Picasso, Given by the Barcelona City Council, 1963, Photo: A...
Grace Rong Li: 你的父亲海因茨·伯格格伦(Heinz Berggruen)曾和毕加索共事,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毕加索藏家之一。可以说,毕加索的杰作伴随着你的成长,而你也大量撰写了与毕加索相关的文章,并在2006年策划重要的毕加索展览。是什么让你在这次展览中决定聚焦于1915到1925年?通过这场展览,你有什么想要特别达到的目标?
Olivier Berggruen: 我的父亲向我灌输了对毕加索作品的热爱和扎实知识,尤其是对立体主义的见解——正是基于此,他和布拉克(Braque)塑造了现代主义的历史。我十分幸运,在巴黎长大,而身边又都是我父亲多年来收藏的立体派杰作。对我来说,一战后的几年并非现代主义的倒退,它反而显现了现代主义对全新环境复杂又具有原创性的适应,这其中包括了立体主义创作者数量的增长,而在毕加索看来,立体主义正在变得更加纯粹、学术化。
受访者的父亲,著名藏家海因茨·伯格格伦 Heinz Berggruen, San Francisco, circa 1939, Photograph by John Gutmann
Grace Rong Li: 此次展览中有很多从世界各地顶级博物馆借来的杰作。如果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件带回家,你会选哪件?为什么?
Olivier Berggruen: 有很多件我都很喜欢,但如果必须选择一个,那么我会选来自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Thyssen-Bornemisza Museum)的《拿着镜子的小丑》("Harlequin with Mirror")。它充满诗意,有着令人渴望的质量,生动地描绘了艺术家通过反射映像发现自身能量的场景;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这幅画曾经挂在我们巴黎的家中,直到我父亲把它出售给了伟大的收藏家提森男爵(Baron Thyssen)。
毕加索的创作《拿着镜子的小丑》 Pablo Picasso, Arlequin au miroir [Arlecchino con specchio], 1923, Olio su tela,100 x 81 cm, Madrid, Museo Thyssen-Bornemisza © Succession Picasso, by SIAE 2017
Grace Rong Li: 此次展览中,你将毕加索为芭蕾舞剧《游行》("Parade")创作的17米长11米高的中央舞台幕布从巴黎的G.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带到了罗马的巴贝里尼宫(Palazzo Barberini)。是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有关这幅作品的更多细节以及它对展览的重要性?
Olivier Berggruen: 1917年毕加索受达基列夫(Diaghilev)的委托在罗马为俄罗斯芭蕾舞团进行创作,他受委托为巴黎夏特雷剧院(Theatre du Châtelet)创作一幅足够大的中央舞台幕布。在这项重大的任务中,他绘制了一幅迷人又充满力量的田园风光。在毕加索的4、5幅幕布作品中,这或许是最好的一幅。
Grace Rong Li: 作为一名钢琴家和古典音乐专家,你是否可以从作曲的角度谈谈由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创作的芭蕾舞音乐《游行》?
Olivier Berggruen: 萨蒂谱写的《游行》有着轻柔的无礼感(对于古典音乐),各种不同寻常乐器的介入,例如打字机的声音,让它富有了这样的性格。虽然称不上是一件杰作,但游行的配乐与毕加索的布景和服装完美搭配,也与马萨的舞蹈编排相吻合。
毕加索为芭蕾舞剧《游行》进行的创作 Pablo Picasso, Sipario per il balletto “Parade”, 1917, Tempera su tela,1050 x 1640 cm,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Parigi, © Succession Picasso, by SIAE 201...
Grace Rong Li: 开幕式当晚,你在作品《游行》前主持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你是如何为展览选择音乐家和音乐的?在展览期间,是否还有更多的音乐和戏剧活动?
Olivier Berggruen: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在毕加索为达基列夫(Diaghilev)进行创作的几年前就开始谱写《三首彼得鲁什卡小品》("Three Movements of Petrushka")了,但在我看来,它们是和毕加索融合了古典主义、原始主义等多种风格创作旗鼓相当的美妙音乐。伟大的意大利钢琴家弗兰西斯科·利贝塔(Francesco Libetta)在开幕式表演了这一相当有难度的作品,并将于11月16日在美第奇别墅(Villa Medici)举行另一场独奏会。
Grace Rong Li: 在你的第一本书《艺术的写作》("The Writing of Art")中,你写到了毕加索和芭蕾,在和马克斯·霍兰(Max Hollein)合作的书《隐喻的剧场》("The Theater as Metaphor")中你又写到毕加索与戏剧。能不能简单地概括一下你对毕加索与芭蕾和戏剧的看法?毕加索对当时的戏剧和芭蕾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Olivier Berggruen: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毕加索让舞台设计更简洁、更加现代化。他在设计时进行的视觉简化十分有效,尽管一些服装非常精致。在达基列夫开创性作品的背景下,毕加索的舞台设计作品呈现出了一种特别的幽默感。
Grace Rong Li: 1981年,43岁的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也为即将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游行”设计了布景和服装。纽约时报的评论家们当时是这么说的“……他的这版《游行》并不是从头开始做起的,而是他心怀毕加索,仿佛在梦中重访了1917年那一版的《游行》之后对其进行的再现;毕加索既作为原始设计师,又作为《街头卖艺者》的诗人——这些杂技演员和小丑,也是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你是否认同这样的看法?如果是,能不能讲一讲霍克尼是如何仿佛如在梦中一般重访了1917年毕加索的《游行》?
Olivier Berggruen: 我得要看看霍克尼的版本,我很久没有看过了。而我所知道的是,和毕加索一样,除了萨蒂,霍克尼也很喜欢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
外省院校2016年在天津市艺术类校考报名考试时间安排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关于调整2016年艺术类招生专业的通知
2016青海艺考报名总人数为1911人 美术类533人
2016年青海省高考艺考报名总人数为1911人
三亚学院2016年艺术专业校考招生简章
济南大学2016年服装与服饰设计类专业测试时间安排
南开大学2015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
齐鲁师范学院2016年承认山东江苏艺术统考成绩
广州美术学院2016年艺术教育专业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播音主持专业考试办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艺术类成绩查询时间方式
2016年陕西省艺术类校考时间(西安美院考点)
南开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科目
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承认美术联考成绩
梧州学院2016年区外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年省内艺术类报名条件及须知
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承认美术统考成绩
201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年省内艺考时间地点安排
三亚学院2016年艺术专业校考考试时间及考点
北京林业大学2016设计学类招生常见问题解答
南开大学2015年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及录取人数情况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年省外艺考报名时间地点安排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美术专业对英语单科成绩要求
南开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名单公布时间
高考语文怎么得高分?2016高考专家大型讲座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设计学类专业招生报名办法
济南大学2016年音乐类专业考试科目及分值
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招生简章
广州美术学院2016年美术教育专业承认广东美术统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