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版七年级美术下册《书法的结构之美》第1课时教案
总课时第13课时 | 年月日 | ||
课题 |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 共3课时第1课时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书法的结构之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临写与展示,能够按照要求临写篆、楷等不同字体,并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为情感服务。 | ||
教学重难点 | 书法的结构特点、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 | ||
教法 学法 | 欣赏、评述、临写、展示 | ||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 ||
一、欣赏导入 1、出示甲骨文图片,请学生欣赏。 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甲骨文)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画一画。 2、同学们在课前收集有关甲骨文的资料,你知道关于甲骨文有那些知识。 二、感受造字艺术,体会“画”字的感觉 1、创设情景,感受书法魅力: A、提出问题:在欣赏甲骨文时,有你们认识、感兴趣的文字或者图案吗?也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B、师生交流。 C、教师接过学生话题,创设情景。 2、总结:有的人会结合事物的外形,有的结合意思,有的用图等,引导学生大但发现,不拘一格。 三、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40页学习活动一,临写小篆,体验书法的线条与结构美。 2、教师尽量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与引导。 四、赏析作品,评价交流 将每个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展览。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对所产生的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方面进行审美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 让学生欣赏、交流。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 1、学生尝试表现太阳、水、月亮、火、家、爱等字,教师注意发现有亮点的创作。 学生欣赏各阶段汉字的笔画变化。 1、书写小篆,感受书法的线条与结构美。 2、选择自己想表达的心情和感受,名言名句等进行书写。 3、注意从笔墨效果、造型,图形、色彩等运用方面提高表现能力。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 ||
教 学 反 思 |
我山非他山,心近平凡
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江山胜景:粗服乱头的野趣之美
工笔画写意性的表现方式
美术馆不能被赞助者牵着鼻子走
瑞士水墨基金会主席:中国水墨艺术很神奇
给世界一个看得懂的中国
为中国美术立言
刘野:艺术不是批判社会
第20届全国版画展将引入策展人制度
中西策展人体制及生态对比
马力:一个在中国做策展的法国人
齐白石的金石心迹
“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李维红画评
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
当代油画卡通倾向:从雷同走到雷同
此漆非彼漆——朱青生漆山计划一说
吴休:反对艺术商业炒作
海外传播与阐释中对齐白石的误读
今日英国艺术教育:绘画的终结?
王春辰:艺术具有特殊的话语方式和魅力
真画还是高仿品?齐白石真迹展引发质疑
我们为何而画?
手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和体现
知识生产:美术馆的发动机
被误读的“程式化”
清新的文人墨戏——覃志刚的书画
朱屺瞻与关良“沪上重逢”
当东方走近西方——访清华美院教授杭间
非洲人的绝活黑木雕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