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粒设计思路:
本课是以美术切入的艺术课,溶音乐、表演、语言表达、绘画、剪贴为一体,以故事相联系,将孩子们带入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去表现,在愉快的学习中激发他们心中的真善美,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美的熏陶,懂得环保知识。
教学目的:
一、 了解小土粒的作用,学会珍惜泥土,感受拟人化的小土粒的情感,学会用简单的表情表达情绪,传递情感。
二、 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主动学习。
三、 让学生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小土粒的不同心情,绘制出相应的表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保护美化家园的意识。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表情面具、电风扇、小纸片、范画(一片树林)、双面胶。
学具准备:图画纸、彩色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给大家介绍一位“陌生”的“老朋友”,说它是老朋友是因为我们天天都见到,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少注意到它。(出示一杯土)它是谁?
2.土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了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
3.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小土粒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音乐故事《小土粒的烦恼》,讲述过程中配合不同的故事情节戴上不同的表情面具,播放不同情感的音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小土粒的感受。
故事梗概:在一片美丽的树林里,小土粒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自由快乐地生活,每天看着花草跳舞,听着昆虫歌唱。可是,自从伐木工人来了以后,小土粒失去了安静美好的生活,每天听着嘈杂的电锯声,看到树公公痛苦地倒下,动物朋友们都走了,美丽的树林变成了一片荒漠,小土粒再也没法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玩耍休息了,它们被狂风吹得到处流浪,成了没有家的孩子,它多烦恼啊!
2.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同学们思考能为小土粒做什么?(建个新家)
3.你希望小土粒把家安在哪里呢?(树林、田野、河边等)让
我们每个孩子都来当一棵小树,组成一片树林,把小土粒留下来。起立,表演树的姿态。
4.小游戏,给小土粒画表情:
① 出示一盘小纸片代替小土粒,让每个同学都接住它们。
② 播放风声:听,大风又来了。教师利用风扇将纸片吹向学生,
比一比谁先把小土粒接回家。
③ 小土粒到了新家可能有那些想法?教师根据回答引导学生看表情面具,了解不同表情的画法。
④ 请你在小纸片上画出两种不同的表情。
⑤ 请学生上台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
⑥ 出示范画(一片树林),将有表情的小土粒贴在上面。
5.表演、绘制可爱的小动物:
① 小土粒在小树林安家后,小草更多了,小树长高了,变成了一片大树林(在范画上贴上大树),许多动物朋友都来了,你知道有哪些吗?
② 你能表演你喜欢的小动物吗?老师要通过你的表演猜出你扮的是什么。放音乐《小松树》,学生表演。
③ 小动物真可爱,你们想不想画一只动物,让它参加在树林里举办的动物狂欢节呢?
④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
⑤ 请学生将画好的动物剪下来,贴在范画上。
三、 课堂小结:
1. 简评学生作业,表扬学生的大胆创作。
2. 你用什么方法来保护小土粒,保护大地妈妈?
3.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小土粒,了解了小土粒,小土粒不再是陌生的朋友,而是熟悉的好朋友了,让我们一起爱护它、保护它、珍惜它,让小土粒有更多更好的家。
四、 教学思路拓展:
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社区的植树绿化活动,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妈妈,观看环保方面的电影、电视和绘画作品。
纪念吴作人:苏州、北京两地相继举办专题展
HER KIND 创——肖鲁、赵银鸥、曹雨作品展在筑中美术馆举行
首届中原文旅博览会吸引1000余家企业参展
巴西国家博物馆重建或花费数年时间(组图)
闻名遐迩寿山石——石之美
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展出
盗掘殷墟系列案:抓140人 追回文物713件(组图)
时隔20载 重回秘鲁的黄金面具(组图)
当代艺术的“搅局者” 乌尔斯·费舍尔纽约新展(组图)
热议潘天寿 “浙东之光”画展与研讨会在宁波举行
美国放弃中国艺术品和古董关税贸易政策(组图)
吴作人夫妇共绘艺术人生
肖海生个展“我的问题不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组图)
德化瓷大师何朝春观音像
“绿水青山中国森林摄影作品巡展”黑龙江展开幕
当代水墨走进城市生活:桑火尧个展亮相杭州
夏圭《山庄暮雪图》收藏多波折
容铁书画篆刻作品展在甘肃美术馆举行
边业银行钞票与徐树铮收复外蒙古
来见识下真正的皇家紫砂,宫廷气度!
江波书法作品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
徐里 | 积分制:中国美协会员入会改革的新尝试(图)
乌兰巴托国际艺术节:以自我组织抵抗自我遗忘(组图)
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硕博导师作品展
甘肃邀韩国书画家“笔墨传谊”交流共享艺术文化
中国故宫文物在雅典展出 希腊总统出席开幕式(组图)
艺术收藏无“财”不足以言精
西夏陵全力冲刺2020年“申遗”(图)
沈阳故宫展出清宫旗袍 让观众领略“皇家”风尚
博物馆里看“玉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