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博物院、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家在娄水边——从‘四王’到近代娄东专题展”于9月20日-11月20日在何香凝美术馆举行。
娄东画学——董其昌、“四王”
娄东画学起于王时敏,因王时敏幼时从学于董其昌,尽得董其昌衣钵,故娄东派乃华亭派之支脉。王鉴为“后七子”之王世贞曾孙,亦为董其昌弟子,乃“画中九友”之中年龄最小者,王鉴与王时敏齐名,且亦师亦友。王翚先后从学于王鉴与王时敏,王原祁乃王时敏之孙,绘画源自家学。四人中,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均生于太仓长于太仓;常熟之王翚生长地毗邻太仓,其画脉源于娄东,附丽于王时敏、王鉴而发展了虞山画派。“四王”之外,传其画学的,有作为原祁弟子之黄鼎、唐岱、华鲲、王敬铭、金永熙、李为宪、曹培源、温仪等,亦有族弟王昱、王愫,其后之曾孙王宸、族侄王三锡、王玖、王学浩,其后张宗苍、方士庶、盛大士、黄均等皆为娄东传人,“娄东”不仅在文人画史上影响巨大,且领袖有清一朝三百年。
娄水王氏
王时敏“系出高门”,乃宰相之孙、太史公之子。祖父王锡爵官至首辅相国,父亲王衡官至翰林编修,均是科举出身。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王锡爵参加科举考试,为会试第一名,廷试一甲第二名;三十九年之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王时敏的父亲王衡,赶考成绩也是会试第二名,廷试一甲第二名;这就是“父子共榜眼”的太仓佳话。六十九年之后,王时敏的第八子王掞和长孙王原祁也在康熙九年(1670年)同时高中了进士,被称做“同科两进士”。太仓人称王家为“四代一品”,即王时敏祖父王锡爵与父亲王衡、王时敏与儿子王掞均为朝廷一品大员,此外王原祁的父亲王揆也是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名门贵胄的裔孙,皆是人中龙。“娄东十子”中王撰、王忭、王摅和王揆皆为时敏之子,而王翬从学于王时敏和王鉴。
近代娄东
二十世纪以来,冯超然、朱屺瞻、吴湖帆、张石园、陆俨少、宋文治等人或因地域或因风格被视为董其昌画学系统及“四王”遗产的重要继承者,活跃于海上,且影响近现代画坛。冯超然集合宋元,乃海上“三吴一冯”之一;朱屺瞻笔墨天真稚拙,色彩富丽;吴湖帆古雅清丽,书法、鉴藏亦见闻于时贤;张石园笔下的“王石谷”,几可乱真,亦长于金石碑帖,修复古画;陆俨少自创云水画法;宋文治则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此次“家在娄水边”专题展,以娄东为线索,分六个单元主题:华亭血脉、集古大成、金针微度、麓台精神、麓台正脉、传古与新风,展出包括“四王”“小四王”“后四王”及近代冯超然、朱屺瞻、吴湖帆、张石园、陆俨少、宋文治等艺术家合计68件珍贵作品。巨轴长卷,时间横跨自清初到近代约三百多年,从中也折射文人画史所经历历次重要变革。
蔡萌:新水墨,不妨慢慢来
里应外合的当代新水墨
马六明:从行为艺术到绘画将“无我”进行到底
莫奈及印象派绘画的社会世相(图)
三谈《功甫帖》为什么必须是真的
齐白石有无媚俗(图)
大运河申遗成功是荣耀也是责任
春宫画与古希腊裸体艺术的身体审美(图)
孟宪义:绘画重在继承文化血脉(图)
口蜜腹剑的艺术伪批评
黄宾虹到底会不会画画
林语堂:书法是中国美学的基础
艺术创作中大师的天真(图)
“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
当心中国画的日本化倾向
工笔花鸟画创作之意境的拓展
段正渠:朋友(组图)
谷文达:将当代艺术变为大众艺术
三问新水墨(图)
广州艺术家谈文化如何走出去
日本美术还未出生(图)
为什么面对姗姗来迟的新水墨我们泪流满面
徐文生:牡丹文化与绘画(图)
评论:艺术家应致力弘扬真善美
专访姜洪:经济学者中岀色的书者(组图)
尚辉:后现代境遇的花鸟探索与发现
米勒:尖端科学如何重新定义当代艺术
书画家万不可被自己捧杀
潘玉良:身体的性情与自觉
以绘画的方式关注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