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 爱 的 小 虫》任课教师:陈诗文教材分析: 小虫是低年级学生常常注意的动物,他们对小虫的活动充满很强的好奇和兴趣。充分把握和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点。通过观看有关昆虫的小课件,自然的引导学生观察小虫的外形、色彩等的形态特征,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和思考,始终保持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情景感受和情感基础,再过渡到泥塑学习的环节,训练学生用橡皮泥做出不同的昆虫泥塑作品,尝试做泥塑过程中的搓、压、捏、揉、贴、接等表现技能,尽情体会玩泥巴这种艺术活动的无穷乐趣。最后通过相互欣赏作品谈感受,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表现水平。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色彩、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2.尝试用泥做不同昆虫的泥塑作品,训练做泥塑过程中的搓、压、捏、揉、贴、接等表现技能。3.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重 点:尝试用橡皮泥做不同昆虫的泥塑作品。难点:塑出昆虫生动可爱的形态。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情境,导入课题。
1、欣赏歌曲《小蜻蜓》,出示小蜻蜓玩具,导入课题。师:歌曲里赞扬的是哪种小动物?(生:小蜻蜓)
2、教师出示一只蜻蜓模型玩具,手拿着玩具在教室里“飞”一圈。师: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虫。他们有的在空中轻舞飞扬,有的在草丛里悠闲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着搬家,有的却在树叶上沐浴阳光……下面请同学们戴起手中的头饰,跟老师一起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虫。
3、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自然界小昆虫的图片,教师扳书课题。
二、感受
1、指名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师:①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昆虫,你最喜欢那一种昆虫?它的身体形状像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教师小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左右对称,都有头、胸、腹)。 ②昆虫身体的花纹色彩漂亮吗?(漂亮)③你能表演一下小昆虫的动作吗?(指名表演)
2、教师归纳板书:身体形状、颜色花纹,让学生明白了解的要点。
3、教师发给每组学生昆虫的模型或玩具,学生分组讨论。师: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它们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请你们打开桌面的树叶,每人拿一种昆虫,向身边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认识和喜欢的小虫。
4、学生介绍完自己喜欢的昆虫后,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一些昆虫橡皮泥塑作品。请学生看是用什么做成的,引导学生回忆泥塑方法:搓、压、揉、捏、贴、接等。
三、表现:师: 这里有一些橡皮泥,我也想来试一试。
1、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做一只昆虫。一边做一边讲制作方法。师:捏一块泥巴揉一揉,揉成细条放一边。粘上两个小泥球就成小眼睛,好象还看着我们笑嘻嘻呢。再搓出两个大两个小的泥球,压成圆块成翅膀,粘上花纹更美丽,蝴蝶夸我真能行……
2、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两片树叶,让学生将“昆虫”摆放在树叶上。)
四、评价:师: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昆虫,你们看,它们正在开联欢会呢。去欣赏一下,他们是谁?美在哪里?
1、将学生的作品摆放在展台上,学生分组欣赏参观。
2、教师随便拿一只“昆虫”放在投影仪上,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说一说学会了什么?师:这节课你们收获很大,你将如何处理你的小昆虫呢?是送给好朋友,还是放在家作小摆设,或就扔掉呢?
3、引导学生将作品保管好,宣布下课。
“柔软关系”孙江舒个展
清中期和田羊脂玉圆形玉佩
在故宫看俄罗斯文化中的“穆穆之仪”(组图)
第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汇集113个国家640件作品
“动静之间”由金、张英楠双个展
清代文庙铜编钟
晚清“五子夺莲”苏绣
30年代“回忆杀” 老上海主题展在沪举行
280余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品回归故里(组图)
湖北名家画荷作品展
“三大国展”齐聚山东,共庆祖国七十华诞
春耕画卷标上展
大卫·霍克尼“对话”《康熙南巡图》
第六届“跨越太平洋——中国艺术节”在旧金山开幕
冀地汉风·河北博物院藏汉代文物展
“严肃游戏”群展
上千件档案珍品国家大剧院亮相
中国摄影家姚思成光影随踪作品在韩国展出
“剧场想象 ”群展
同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开幕
用中国画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新金陵画派”作品齐聚上海
中国古画如何影响大卫·霍克尼?展览“大水花”里有答案
一见惊叹——张大千收藏苏仁山之作
美观实用的丁氏印香炉
苏州博物馆“ 画屏,传统与未来”即将开幕
当代工艺美术开启“时代新章”
国家图书馆将举办古籍大展等系列活动迎接110周年馆庆
“书道”群展
民国浅绛彩“羲之爱鹅”提梁壶
2019中国(青岛)艺术博览会将于10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