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物装饰—鱼授课教师;黄颖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学习变形、装饰的手法。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变形与装饰所产生的美感,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审美认识能力。教学重点:鱼的变形手法。教学难点:鱼鳞的排列。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出示真鱼与装饰鱼的图片。“这两条鱼一样吗?”2、出示课题——动物装饰—鱼
三、讲授新课1、认识装饰鱼的表现特点继续欣赏前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布置讨论2、鱼的变形手法①、出示三组图片启发学生体会鱼的变形手法。②、展示一组真鱼的图片布置讨论3、花纹的装饰出示鲤鱼的照片“你吃过鲤鱼吗?”“鲤鱼身上有什么?”再出示一组鲤鱼装饰画引导学生观察4、展示画家的作品5、作业步骤:⑴、先画鱼的外形。⑵、再用点、线、面装饰鱼身上的花纹。6、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四、作业要求:1、用单色以点、线、面画装饰鱼。2、用线与颜色结合画装饰鱼。
五、学生作业鼓励学生大胆的画出变形、装饰的鱼。
六、组织学生展示、参观讲评
七、课堂延伸鱼在我国有“喜庆有余”的象征。启发学生发现装饰鱼在生活中的应用。欣赏、观察图片,通过两条鱼的对比,发现装饰鱼。小组讨论:“真鱼与装饰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汇报讨论情况:外形、花纹、色彩通过欣赏,真鱼与装饰鱼的比较,了解鱼的变形手法:夸张:
安阳男子投资400万收藏40万双千层底 不想失传
雅德馨香艺术展(合肥站)开展
晚清官员为何不卖字
海斯先生辞世 曾捐巴黎奥赛博物馆25亿藏品
民间书画收藏理念在悄然改变
收藏牙雕勿盲目追求雕
古代货币中的奇葩事:花钱不简单
考古故事:洛阳铲就这样从盗墓工具变成了考古利器
藏瓷新宠:“五六七”
翡翠的双重特征是什么?
揭古籍修复师的日常:耐得住寂寞 每天都如履薄冰
盘点邮票上的妇女节
中国瓷器鉴定主要看痕迹
吉林公布一批考古重大发现:神秘陶器浮于地表
收藏艺术品,要“耳听”也要“心赏”
王原祁《高峰甘雨图》赏析
福建武夷山发现一古堡 疑为太平军所筑
一个珠宝多种戴法分分钟提高使用率
钱币市场3月10日集币视点
收藏大佬洪林评价我区烟标文化展
2017烟台大学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分数线
清朝学者许梿及其所刻《金石存》自留样书
马未都:名气是无形资产 观复博物馆不具可复制性
2017汉口学院新疆河北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线
全国政协委员余辉:文物办展应有法律可依
宋瓷的收藏与鉴赏价值何在
熊猫金银纪念币是否值得收藏
潍坊艺术家集中亮相画廊周 邀请展将于后天举行
2017湖南女子学院艺术类校考合格证打印入口
作为藏家,你得懂得些“摊淘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