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万事万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时期。教学重点就从他们身边的事物,有目的、有计划的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事物、新问题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心理要求,使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极大调动起来,对美术产生浓重的兴趣。
《生活中的线》一课,主要阐述了线条的形态、组合形式和对线的感受,并通过大量的范图、示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体会、分析不同组合的线条的作用,尝试利用线条描绘不同的物象并进行情感的表达。我利用以线造型的美术作品,有国画山水、线描人物,有西方的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方法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在身边的事物、印象中找线条,学生会说桌椅的边棱处是线条,电线是线条,头发、毛线等等都是线条。再启发学生不同的线给不同的美感,谈一谈对这些线的感受,目的是告诉同学们用线来组织画面一点不难而且别致有味。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的发展也各有不同。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标。在课堂上,我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创造火花,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是很有意思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在教学难点上,学生体验线条表达情感方面,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感到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此方面教学经验的积累,多通过实例,加强线条表达情感方面的引导和启发。
“创意城市·伦敦美术大展”
去中国美术馆看“镇馆之宝”
芝麻香“珍宝瓶”拍卖
第20届全国版画展将引入策展人制度
2012,美术界的“个展年”
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举行
当代油画卡通倾向:从雷同走到雷同
刀笔,刻黑土地生活之魂
没有“自我”,或者拥有“大我”
第十五届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将办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创刊
中国当代新水墨
《20世纪中国美术纪年》新书首发
西域风情——李毅画集亮相恭王府
《神工——李延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写真集》首发
中国近现代美术馆发展之线索
国博展出黄公望等元明清代表画家画作
范石甫从艺6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北京市文联“中国名家画北京”启动
王沂东称不会变画风
陆俨少的六地缘
卢继波:深情绘壮乡
润格关乎艺术生态
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
中国作家书画院公益文化本溪行见闻录
大写意中的文人境界——读严克勤近作有感
眼下的中国画廊,能活下来就是胜利
“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李维红画评
徐培晨名山大川写生采风走进辽宁
画家能否自证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