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丽》是一年级新课改课程的第十六课。这一堂课的定位,应该是一堂欣赏课。这一课的包容性非常大,它包括了发现美、寻找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本课的重点是寻找美和欣赏美。美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这一课也并不是要告诉学生“美”是什么的定义,它的目标是要学生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并通过观察和理解,为学生以后在生活中寻找美提供一点方法,培养学生能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在课前为了教学的需要,我将学生分为四个组,并事先对教室做了一些必要的美化,主要是为了迎合今天这堂课所要体现的寻找美的主题。采用的是开放式教学,营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教学环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堂课以学生为主,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的教学步骤是沿着欣赏美——寻找美——表现美来进行的,首先学生在自由的观察、体验、感受、讨论、交流与聆听中去体会欣赏美的乐趣,接着,为了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掌握一点在生活中寻找美的方法,我设计了一个在教室里寻找美的活动,这里将是本课的高潮,最后的表现美,我尝试让学生用彩色粉笔在黑色的卡纸上作画,画并不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时间很少,让学生用粉笔在卡纸上画,学生感到新奇,而且效果也可以很快就出来。
组织教学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怎样活而不乱,我采用了一些手段来控制,在这一课的课堂上,我把学生分为四个大组,通过“师:谁和星星是朋友?生:我和星星是朋友。”的口号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表现好的那一组老师给贴上一个五星,(五星是奖给小组的而不是个人。)有效的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控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我所使用的一个控制课堂的方法就是用音乐控制,当小朋友一听到熟悉的音乐声,就表示老师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内容,学生听到音乐声便自动坐好!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较清楚的描述一件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并能从中发现美和欣赏美。教学重点为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件物体的美的特征,体会寻找美和欣赏美的乐趣。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兴趣高,教学重难点一一突破,效果好,在以后的课中,我将继续取长补短,以精益求精。
2019风景油画交流展在南岸九号艺术馆开幕
中国内蒙古与蒙古国首次联袂举办大型文物展览
“鱼尾纹和歌谣”棉花个人作品展
明万历青花瓷画《詹何钓鱼》
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重聚清华
桃核手串应该如何保养?
浙江省文联:着力打造德艺双馨的文艺“浙军”
乔瓦尼·欧祖拉&杨福东双个展
“云自在——高云作品展”在南京开幕
紫砂壶如何断代?其实有迹可循
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终评结束,并公布入选作品名单
唐镜中的佛教文化“宝相花”
国博:集中呈现中国当代工艺美术风貌
艺道同源--2019风景油画交流展在南岸九号艺术馆隆重开幕!
“己亥墨像”毛雪峰重彩山水画作品展
手串收藏有学问
袁长君百余件花丝镶嵌作品在京展出
徐冰《蜻蜓之眼》艺术大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美术书法摄影专题展聚焦“初心”“使命”
美石遐想:哥俩好
湖北省美术院艺术家在斯里兰卡开展绘画交流
大美无疆:菲利普·德盖讷作品展开幕
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西北五省区精品画作汇聚兰州 画家笔墨绘丝路风情展文化
四川藏区建“声音博物馆”保存藏族文化记忆
9月相约古城平遥 看国际摄影大展
“游乐园3”兔子失物招领中心
长三角四地推出联合摄影巡展
追求东西方和谐与精神融合的理想
新疆新象的丰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