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的外形特征;并能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教学重点是:能表现出瓢虫的外形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是:学舌感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表现瓢虫。从教学目标就可以看出本节课表现的方法比较多,是一节综合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加以想象设计表现瓢虫。
一个有趣的导入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先将画有两片树叶的背景挂图粘贴到黑板上,学生看到后产生了好奇心,我再接着说“今天有两位客人要到这里来做客”引出瓢虫(将瓢虫作品粘贴到树叶上),再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瓢虫的原因(喜欢它的颜色、斑点等)自然的导入到新课,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课题中“瓢虫”两字用画的方式体现。整个导入部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欣赏了作品。课前我就组织学生收集瓢虫的有关资料,这样锻炼了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学习。课堂上再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瓢虫,即能丰富其他同学的知识面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让他们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瓢虫的知识我还彩印了许多瓢虫的图片,在展示图片同时加以简介瓢虫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记忆更深刻,并及时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瓢虫。在本课教学中我没有做范画,而是用教材中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向作者学习,鼓励他们大胆的展开想象。组织学生评比作品时,我还让学生针对作品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在学习他人制作优点的同时看到别人制作中的不足之处,会起到警示作用,对自己今后的制作或绘画也有帮助。
我的教学设想得很好,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在准备方面我认为做的就不够。我准备的瓢虫图片不都具有代表性,有的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颜色也较少,如果找到几种花样特殊点的图片就更好了。由于查找时网上没有标注瓢虫的名称所以使学生欣赏时心中会留下疑问。我的鼓励性的语言少且平淡。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还需加强,学生在介绍自己了解的瓢虫时注意到让他们展示带来的图片就更好了。学生在制作前应先强调先画一只瓢虫,就会避免学生在课堂中作品完不成。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中优缺点的简评。在教学中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会虚心接受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并在今后的教学中纠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多文化并置 当代水墨以何续接文脉
宁静简约 空灵自然——张德林的禅意书法(组图)
写意花鸟画的主题观念和形态(图)
张海涛:未来新媒体艺术与高科技伦理问题
写意花鸟画的意从哪里来
董保华委员:新型城镇化要加强古城保护
谁是当代书法的权威
如何驱散画坛的雾霾
黑成义:书法作品应易于辨识(组图)
崔燕萍:赏古人字画最易顿悟(图)
刘海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张廷皓委员:保护工业遗产刻不容缓
张大千:成功的画家没有固定画法能够限制他
保利上市内地拍企难效仿 需强大资金支持
袁佐:坚持艺术的纯粹性(图)
林风眠:东西艺术之前途
赵长青:建议成立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协会
当代艺术是一个陷阱
张汝财:改变新兴工艺美术被边缘的现状
漆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组图)
刘大为:艺术工作者要践行美育职责
潘天寿:艺术必须有独特的风格
沈其斌:不要放大中国当代艺术泡沫论
年画中的三种活化石
詹建俊:选择绘画一生理想(图)
段俊平:中国书法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
谈杨佴旻艺术: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图)
当代艺术下一站:中国新水墨
许江:如何在当代社会中活化传统、弘扬美德?
王栋栋:当代艺术中的图像即观念